分类: 地理学 >> 自然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4-12-19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基于全球价值链地位的现状,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经济制度前因进行分析。运用QCA(组态)方法,对于影响全球价值链地位的经济制度因素(知识产权保护、经济自由度、全球治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关税水平)进行考量。研究结果表明,五种不同的组态(内外循环双蓄力型、低质量高开放型、低质量高保护型、外循环稳定型、外循环自由型)均可带来高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引入经济制度组态视角研究提高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揭示全球各国高价值链地位的多元路径以及作用机理,对理论发展以及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4-10-28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进步及其在经济各领域的快速应用,其对产业全球价值链(GVC)地位升级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基于OECD TIVA联合发布TIVA数据库2006-2018年的数据,以64个经济体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对制造业GVC分工地位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技术显著促进制造业GVC分工地位的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以及刺激消费需求,是数字技术促进制造业GVC分工地位升级的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对于低互联网发展水平以及中低收入经济体GVC分工地位升级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据此提出,增强数字技术对我国制造业GVC分工地位升级的促进作用,应大幅提升我国数字技术创新和应用能力;增强贸易规则话语权,推动“数字贸易”发展;加快培养数字技术人才,加速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形式,双向FDI协调发展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而自由贸易协定可优化全球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对双向FDI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8一2021年我国与26个经济体的贸易数据,以自由贸易协定为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自由贸易协定对双向FDI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协定能显著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且这种促进作用不存在时滞性;自由贸易协定对双向FDI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对发展中经济体、WTO-X条款和知识密集型行业的促进作用更强,对发达经济体、WTO+条款、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促进作用较弱;自由贸易协定可通过推动数字贸易和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即数字贸易和全球价值链地位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因此,为借助自由贸易协定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应加速自由贸易协定深化落地,营造差异化国际直接投资环境,培育新的数字贸易增长点。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14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当前经济全球化进入资源深度整合时期,各经济体亟需谋求全球价值链分工新地位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GMRIO),构建全球价值链地位—技术进步、环境规制、结构优化—可持续发展绩效的逻辑框架,探讨全球价值链地位影响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内在机制。基于最新的TiVA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地位与可持续发展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绩效的提升;技术进步、环境规制和结构优化的中介作用揭示了全球价值链地位与行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关系中的和谐机制;全球价值链地位对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体现为全球价值链地位对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在高耗能行业和低技术水平行业表现得更为明显,而在低耗能行业和高技术水平行业表现得并不明显。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充分发挥要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地区创新活力,强化科技与经济深度对接,有利于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基于2010一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港、澳、台、藏)的面板数据,多维度考察统一要素市场、倒逼式创新(包括引进创新、自主创新、模仿创新三种类型)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统一要素市场对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促进作用具有地区异质性,在中部地区最强,在西部地区次之,在东部地区最弱。统一要素市场可经由引进创新和自主创新间接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模仿创新并非统一要素市场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有效途径。此外,统一要素市场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具有N形特征;在引进创新、模仿创新约束下,统一要素市场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呈现倒U形特征;在自主创新约束下,统一要素市场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呈现边际效率递增特征,自主创新是促使统一要素市场发挥正向影响效应的长久机制。为有效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应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强化市场集聚和吸纳高端资源的聚合力;完善功能性产业建设,充分发挥统一要素市场调控能力;坚持自主创新,提升国际竞争与合作优势。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2015年、2021年的总出口进行分解,并利用2011—2019年ADB-MRIO数据库中的14个制造业(C3-C16)行业层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的返回增加值占总出口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且关税水平下降对返回增加值的提高有积极影响。在影响返回增加值其他因素分析中,研究发现研发投入与外商直接投资均会促进返回增加值的提高;通过扩展分析发现,关税下降也能提高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且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攀升存在正向影响,而研发投入与全球价值链地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中国应实行关税减让政策,降低总体关税水平;积极应对创新转型,自主研发产出成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大知识产权监督管理力度的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分类: 理论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努力实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与低碳经济发展双目标是中国面临的关键问题。基于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考察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可发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有助于碳排放绩效改善,其赋能效应在不同类型、技术水平以及污染密集度的行业中存在差异性;能源利用效率与能源消费结构是全球价值链地位作用于碳排放绩效的主要路径,同时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可以进一步增强其对碳排放绩效改善的正向作用。我国制造业应全方位、多层次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深化链条间行业的上下游合作,推动制造业内部的能源技术溢出效应转换,对不同行业进行差异化政策支持,同时地方政府也应加强适时监督,规制行业的短视行为。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当前,中国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位置,利用数字化技术加快服务化转型是增强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本文基于2010—2021年中国制造业数据,实证检验服务化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并通过技术创新产出和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探究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制造业服务化能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第二,制造业服务化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来推动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第三,数字经济发展能正向调节服务化对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作用;第四,制造业服务化更有利于中低技术制造业的GVC地位攀升,对于高技术制造业的影响不显著。文章结论进一步完善了制造业服务化对价值链地位影响的机制研究,为中国制造业利用数字经济推动服务化转型提供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