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发布时间: 2024-11-30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在人工智能的创制问题上除了单纯注重其智力内容方面的风险防控,还应该看到“形式感觉”对其情感与行动范式的显著影响作用。人工智能的形式独立性启发人们应从对于“内容伦理”的过度重视转向对于“形式伦理”的合理把握。这要求人工智能的创制者谨遵各种建立在以往“经验平移”和“猜想”基础上的形式创造伦理。与此同时,未来每一具体的人工智能本身固有的“形式幽深性”还会引发人们对于“形式黑洞”的特别关注,这引出了一种对于“形式间性”伦理策略的尝试性讨论。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随着新文化地理学研究视角的不断丰富,现象学也为我们解读日常风景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提供新思路。现象学理论指导下的风景研究强调人的主体性活动,提出人类对所栖居的自然环境的理解和改造首先来源于日常与具身性的生活经验、感知和情感,人类与自然风景之间呈现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动态关系。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理念引导文化风景研究聚焦情感、身体、实践、操演及日常生活等话题,大大拓展了新文化地理学的开放性、实践性和整体性。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1-01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乡题材的教学应基于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突出教学活动设计的整体性、发展性、情境性、实践性和反思性,从而促进儿童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家乡认同感。美食可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更为“诱人”的教学素材,饮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将体味传统美食融入课程,寓教于食,大大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效果令人期待。针对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情教育和家乡风俗的相关教学内容,语文课程中民风民俗主题单元等教材内容,我们设计了一次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御食园,体验京味传统美食”之旅,旨在通过参观御食园,了解传统美食的制作工艺,历史文化,参与劳动,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沉浸式学习北京传统美食文化的同时,融入了跨学科教学内容,包含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劳动、科学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具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