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12-12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以合作社为依托的集体经济,而村集体经济内源式发展涵盖了发展决策主导化、发展过程本地化以及发展收益普惠化。以甘肃省W 村发展的个案经验为例,着重分析村庄精英和政府行为在置于熟人场域下对村集体经济内源式发展的实践逻辑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一是村庄精英和政府行为的双重运作有助于资源重构、主体意识增强和地方认同;二是集体经济作用形式的交替演变可以有效缓解由村内成员高度异质性造成的发展难题,进而增强村集体经济内源式发展的柔韧性;三是以产业主导的实体经济是集体经济内源式发展的有机载体,有助于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和重塑村庄产业形态。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2-03 合作期刊: 《学习与实践》
摘要:乡村人才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支撑。文章以J市乡村振兴工作专员制度的具体实践为例,探索乡村振兴内源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对深度访谈资料的主题分析,结合双轨政治理论与嵌入式治理理论,文章提出了嵌入式双轨治理模型。乡村振兴工作专员作为内源人才嵌入乡土社会,依托政治嵌入、关系嵌入和文化嵌入,有效激活乡村治理网络。基于嵌入式双轨治理模型的分析,文章提出打通治理体系“制度关”,突破治理主体“信任关”,贯通治理场域“知识关”,以期破除乡村振兴进程中的治理梗阻,推动乡村振兴内源式发展。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全面提升农民收入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基于对乡村产业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论述实现内源式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指出特色资源禀赋、群体动员和政策扶持是实现内源式发展的基本条件;认为市场需求是直接发展动力,但是要通过精英主导的中介作用、分配机制的调节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动力作用;最后根据产业发展过程中遭遇的人才制约、制度制约和产业链制约,提出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市场需求挖掘、资源集聚、产业路径扩展、人才培养、权责利分配机制来协助布局内源式发展框架,从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摘要:内源式发展是激发新型集体经济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本文选取江苏省苏州市四个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构建了包括问题呈现、路径整合、利益赋予、征召动员和互动调整五个环节的整合性行动分析框架,归纳出新型集体经济实现内源式发展的演化机理。研究发现,集体经济组织是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核心主体;因地制宜地盘活优势资源要素并构建多方共赢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是其实现内源式发展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