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态视角下中国绿的多元驱动路径探析——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16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基于TOE理论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现实情景,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多维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讨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的组合作用下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多元驱动路径。结果表明:农业绿色发展是多维因素共同协作的结果,单一因素不能构成高水平农业绿色发展的必要条件。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相互联动匹配,形成5条驱动农业绿色发展的组态路径,这些组态路径可以归纳为如下3类:技术、组织和环境共同参与的“全能型”、以技术和环境作为核心条件的“技术环境联动型”、以技术和组织作为核心条件的“技术组织联动型”。技术条件是所有驱动农业绿色发展组态路径的核心条件;在特定的客观禀赋条件下,组织条件可以发挥出技术条件与环境条件组合出现时才有的作用。基于此,建议加强对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基础性建设的重视强度,并在各条件要素间建立更为紧密的协同关系,根据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农业绿色发展策略。

  • 绿色金融对绿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6-26

    摘要:“双碳”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选择。绿色金融作为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和加速器,为农业绿色转型升级不断赋能。因此,研究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 2011—2020 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构建绿色金融与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指数,进而应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检验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绿色科技在绿色金融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中起到中介效应;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不仅存在区域和维度异质性,而且具有依赖于环境规制的门槛效应。据此,应从健全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强化科技引领、推动绿色金融差异化发展、灵活制定环境规制政策等方面入手,提升绿色金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效果。

  • 国外绿支持政策演变、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18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长期以来,中国农业支持政策主要以增产为目标,在增产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已成当务之急。美国、欧盟和日本在长期实践中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体系。基于此,本文系统分析了美国、欧盟和日本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的演变和经验,并针对中国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都经历了启蒙、加速和成熟三个阶段,政策支持手段越来越多元化,支持重点逐步从资源和环境保护向农业可持续发展转变。在政策实施中,这些国家或地区注重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强调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多方协同合作,推进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系统性政策体系的构建,促进农民的教育和参与。从政策实施效果来看,这些政策有效改善了农业环境,促进了有机农业发展,并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为更好地引导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应强化立法保障,推动政企农协同落实政策,构建全产业链的政策体系,深化农业补贴政策改革。

  • 数字乡村建设与绿:理论与实证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18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本文基于2014一2021年282个地级市数据,构建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并进行测算,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二者之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绿色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从数字乡村建设的不同维度看,农户数字素养贡献率最高;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建设的绿色发展效应在东部、亚热带与热带、平原地区、非粮食主产区与非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更显著;机制分析显示,数字乡村建设通过缓解气候灾害、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科技进步等作用机制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

  • 农村数字经济与绿的耦合协调研究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05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基于2014—2020年中国省级样本数据测算农村数字经济和农业绿色发展水平,采用修正的耦合协调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QAP模型实证分析农村数字经济与农业绿色发展的耦合发展水平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尽管农村数字经济和农业绿色发展均处于发展推进期,但目前两者并未达到最优耦合状态;农村数字经济与农业绿色发展耦合水平差异经历“缩小-平稳-增大”的过程,缩小地区间差异和地区内差异都是解决耦合不平衡的关键;政府调控水平、运输邮电水平以及外贸开放水平差异是造成各省耦合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而科技水平的差异化有利于缩小各省耦合度的差异。据此,建议由地方政府牵头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农业农村发展,打造高效高质寄递运输网络,健全农产品国内统一大市场体系,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 小农户融入绿:外包服务的考察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2-04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小农户融入农业绿色发展主要受制于其经营目标约束与要素禀赋局限。农业分工深化及其外包服务,一方面通过迂回投资,能够有效突破小农户绿色生产面临的瓶颈;另一方面通过市场竞争和声誉激励,能够诱导服务供应商形成农业绿色生产的内生动力。以化肥减量为例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外包服务能够显著促进农户化肥减量;第二,相较于规模户,外包服务对小农户实施化肥减量的促进效应更强;第三,伴随连片规模的扩张,采纳外包服务的化肥减量效应也显著增强。由此强调应倡导农业横向分工,鼓励小农户开展专业化连片种植,为外包服务积累充分规模的市场容量;同时深化农业纵向分工,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发展服务规模经营,以外包服务市场的繁荣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市场化。

  •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绿 的定位和政策建议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科学 发布时间: 2024-11-29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加快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农业力量不断引发各界的关注和思考。围绕“双碳”目标下如何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认为,要充分发挥“双碳”目标导向作用和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作用,针对当前耕地数量质量压力较大、要素减量增效有待加强、科技创新潜力仍需释放、生产经营方式需要转型、相关制度规范亟待健全等重点问题,在思路上,统筹考虑供给安全和减排效果、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在具体措施上,通过提高耕地质量、推动要素减量增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低碳科技供给基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深化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强化部门区域协同、加速形成农业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举措,从要素、产业、制度层面综合发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 高质量推进绿:多目标协同 和多中心治理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14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需要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高质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农业系统可以提供多重功能,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多目标高度契合,高质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就是通过均衡农业多功能实现多目标协同,从而实现人民福祉最大化。农业绿色发展的外部性要求激活基层政府、新乡贤、普通民众等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活力,形成政府主导下的多中心治理途径,降低治理成本,提升治理效率。实践中,农业绿色发展多目标存在顶层设计协同不清晰、中央和地方激励不相容、跨部门和跨地区协作不一致等问题;农业绿色发展多中心治理存在基层政府的财权事权不对等、新乡贤的行为规范与监督不明确、普通村民参与治理的能力不足与渠道不健全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农业绿色发展多目标协同的保障思路,完善政府主导下多中心治理实现路径的建议,为高质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相应借鉴。

  •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绿了吗?——基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政策的一项准自然实验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农产品品质、保障人体健康的重要手段,而农业绿色发展则赋予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要使命。为此,运用农业循环经济理论,采用准自然实验与连续型DID模型研究方法,选取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科学评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政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表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政策对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对不同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存在异质性,社会化服务组织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政策对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基于此,建议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评估优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政策,加强中西部地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财政支持,加大社会化服务组织质量认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