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女性劳动力创业是提高女性就业参与率,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五期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识别性别角色观念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创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女性劳动力自身具备平等的性别角色观念会显著提高其创业的概率;平等的性别角色观念对低受教育程度的女性劳动力生存型创业的促进作用更大,对较高受教育程度的农村女性劳动力机会型创业影响更为明显。同时,研究结果显示,丈夫具备平等的性别角色观念也会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创业。进一步探讨可能的机制发现,平等的性别角色观念会减少女性的家务量,增加男性的家务量,这可能会保障女性创业的时间投入,进而促进其创业概率的提升。本研究丰富了女性创业形成机制的研究,建议通过多种渠道促进农村地区性别角色观念转型,缩小创业领域的性别差距,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社会建设》
摘要:农村女性突破公私两分的性别区隔,参与乡村公共生活和公共事务的管理,对于实现社会性别平等和乡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都市郊区乡村中不仅村干部女性化趋势明显,而且普通女性公共参与领域拓展并且有实质提升。基于生活视角研究发现,乡村治理的生活化转向为女性进入村级组织提供了适配可能,乡村公共生活空间的拓展为女性公共参与提供了丰富的场域,在公共参与中,女性实现了自我身份建构和生活意义的再生产。日常生活视角为理解农村女性的公共参与提供了新的启发,需要进一步关注农村女性公共参与实现背后的实质性逻辑,分析女性公共参与 的实质效能。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本文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 (CFPS)中4558条农村女性数据,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检验了家庭网络、社交网络这两种社会网络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互联网的使用会显著降低农村女性的抑郁程度,即提高其心理健康程度.此外,互联网的使用会通过强化家庭网络和拓宽社交网络提高农村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村女性在线观看视频有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推动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同时为农村女性提供互联网使用培训和正确引导,在党建引领的乡村格局下借助互联网构建紧密的社交网络,平衡互联网的推广与家庭网络的维系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对农村女性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在农业女性化的趋势下,农产品电商模式和布局优化有助于提升女性劳动的内生动力和劳动参与绩效。文章基于10个省份2014年至2020年13068户农村女性的跟踪数据,构建倾向得分匹配下的内生扩展双重差分和溢出双重差分模型,验证电商参与对女性劳动绩效的影响和溢出机制。结果表明:农产品电商参与显著提升了农村女性的劳动收入和占比,对单位时间劳动报酬影响不显著;农产品电商参与对女性劳动增收存在溢出效应,未参与家庭电商的女性能够从社会距离适中的参与家庭处获得最大的区域电商模式红利。因此,应借助电商产销优势激励女性劳动参与,鼓励各类企业针对女性技能优势开发通勤劳动岗位并提高时薪标准,推进农村电商社会网络特色共享和良性发展。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4-11-26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通过对农村女性婚外恋个案研究,我们发现,农村女性的婚外恋是一种寄居在家庭外壳下的情欲模式,且这种情欲模式已经呈现出物质化与享乐主义的特征。在熟人社会中,她们通过婚姻家庭获得乡村社会的认可与满足其合法女性的象征资本;同时借助婚姻的外衣,她们又在婚外恋中追求着优雅、体面的享乐恋情。处于这样的夹缝位置,一方面是女性自身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与生活环境造就了女性的牢笼处境;另一方面,对精英男性的经济依附以及优于底层男性的婚姻市场优势,构成了女性情欲实践的结构性基础。在象征资本、经济资本与熟人社会的复杂建构中,农村女性情欲模式的行动策略,呈现出农村女性的半自主的性别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