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0-28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分工地位不断提高。然而,现阶段我国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表现之一就是分工地位的差距,中美贸易摩擦更是暴露出我国还存在一些“卡脖子”的核心技术问题亟需突破,技术创新是提高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核心动力。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梳理文献回顾了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技术创新要素的相关研究,发现从早期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开始,技术创新就是促进分工深化、贸易产生的重要因素,在国际科技、经济空前激烈的当下,技术创新具有更加重要而深远意义。其次梳理了有关国际贸易分工地位测度的相关文献,发现测度方法随着理论研究的进步而不断进步,其他学科理论方法的加入使得测度方法更具科学性、前沿性。本文期望能为未来研究技术创新提高国际分工地位提供新的测度方法、影响机制思路。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0-01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基于43个国家2005—2018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GMM)实证研究数字服务出口能否提高一国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结果发现:数字服务出口显著助推全球价值链攀升。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服务出口可以通过“研发效应”和“结构效应”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异质性分析表明,发达国家由于数字服务出口规模大,全球价值链攀升效应大于发展中国家;信息通信、金融保险和视听文娱部门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正向作用更为显著。因此,中国应夯实数字服务产业基础,做大做强数字服务贸易,促进全球价值链攀升。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1-03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当前,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影响全球供应链的正常运转,新冠疫情的蔓延又进一步加剧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中日两国产业链紧密相连,存在错位分工优势,依据WTO-OECD TiVA 数据库和UN Comtrade 数据库的基础数据,核算中国与日本产品层面的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度及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指数,比较分析产品层面中日两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和分工地位,探索新冠疫情背景下中日两国产业合作的新方向。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10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全球价值链(GVC)重构背景下,如何明确中国制造业GVC分工地位的现实短板及动态变化,以在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中保持新的竞争优势。本文基于出口贸易增加值分解模型,利用OECD-ICIO数据库(2023)数据,测度了2000—2020年中国制造业整体及分行业的GVC地位,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发现:(1)虽然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在优化,在GVC中的地位有所上移,但仍无法扭转分工地位相对较低的局面。(2)中国制造业当前正处于GVC分工地位提升的阵痛期,劳动力的绝对低廉和技术的绝对高度均无优势。(3)从国际比较视角来看,无论是在金砖国家还是G7国家之间,中国制造业尚未摆脱“低端锁定”的困境,GVC分工地位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中国应重点关注与优势国家的发展差距,充分利用国内市场和内需优势,加大对“卡脖子”技术攻关的力度,找准提升GVC分工地位的路径。
分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摘要:基于附加值贡献测度数字技术应用强度,利用2002-2020年74个国家行业层面的投入产出数据研究其对全球价值链(GVC)分工地位的影响与机制,并明晰技术来源的差异效应。结果显示:应用数字技术能显著提升各行业GVC分工地位,其中,国内数字技术是主导力量,技术引进会制约上述作用,实现数字技术自立自强是促进产业跃升 GVC 中高端的关键。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可通过提高生产率与中间品国际竞争力的途径促进 GVC 分工地位攀升。相比发展中国家而言,数字技术对发达国家GVC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更大,并且这一作用不受技术引进的明显制约;该制约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同时,对于高分工地位国家以及数字技术高强度应用国家,数字技术促进 GVC 分工地位提升的作用更强。以上结论对于我国迈向 GVC 中高端有重要启示。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16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参与全球农业价值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基于 TiVA 数据库和 UN COMTRADE 数据库测算 64 个国家全球农业价值链的参与程度与分工地位,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全球农业对外投资网络,实证分析农业对外投资布局对一国参与全球农业价值链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全球农业对外投资网络由发达国家主导;网络中心性和网络异质性对全球价值链地位有显著正向影响,即一国越处于网络中心且投资金额越分散,其价值链地位越高;网络规模有负向影响,盲目拓展投资网络的规模化优势难以抵消农业对外投资的高风险。基于研究结果,从分环节优化农业对外投资布局、深耕既有农业对外投资网络、逐步嵌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农业对外投资网络等方面提出促进中国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建议。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4-10-17
摘要:全球价值链(GVC)是国际分工合作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其源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相互契合。随着内在动力和外部约束条件的变化,参与GVC分工合作的各经济主体随即开始调整经济行为,其结果表现为GVC的解构和重构。本文从多个视角对GVC重构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GVC分工演进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1)GVC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中枢神经系统,三大区域价值链逐渐形成并稳固;(2)超大规模市场提升了中国对GVC的影响,且技术进步推动中国逐渐向GVC中高端环节攀升;(3)GVC重构源于技术进步、经济特征以及政治环境三方面的动因;(4)GVC重构本土化、区域化和多元化三大趋势会对中国各方面产生现实挑战。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1-06 合作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摘要: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强的“机器换人”趋势,不仅促进当前全球化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变革,还对全球价值链的动态演化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运用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全球价值链议价能力指数,选取2002—2019 年71 个经济体12 个行业的面板数据,结合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检验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对经济体各行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有正向促进效用,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究其机制,工业机器人应用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效用在资本相对充裕、制度环境相对稳定的经济体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深化了对于工业机器人应用如何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理解,为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