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发布时间: 2025-04-03
摘要: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作风建设作为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生命线,党的作风建设在不同历史阶段持续推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群众路线根本遵循,改革开放新时期构建制度规范体系,新时代以全面从严治党深化自我革命。内容体系涵盖“三个务必”对“两个务必”的发展、开展党的自我革命、弘扬党的“三大作风”以及从严整治“四风”问题等方面。实践层面提炼出密切联系群众、统筹抓好“关键少数”和“绝大多数”、坚持长效机制和专项治理相结合、促进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相结合等基本经验,为新时代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历史镜鉴与现实启示。作风建设的历史演进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也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实践范式。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当代中国史 发布时间: 2025-04-2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消除绝对贫困的理念和政策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与变革。审视我国扶贫历程,可根据社会发展与减贫政策的变化,细分为以下几个时期:以救济式扶贫为主的减贫阶段(1949一1978年)、以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创新推动的减贫阶段(1978一1985年)、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一2000年)、整村推进式扶贫阶段(2001一2013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2013一2020年)。农村绝对贫困治理的成功经验凝练为:坚持党对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先进理念引领减贫事业、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而为农村贫困治理提供了政治保障、方向引领、物质基础和民心认同。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2-11 合作期刊: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摘要:坚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是中国共产党“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强化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的有效举措。党的力量源于组织。新形势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必须坚持正确政治路线,坚持做到“三个统一”,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进一步严密党的组织体系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建设强大政党,才能确保百年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分类: 体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1 合作期刊: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摘要:厘清体育强国建设逻辑对理解和建设体育强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经研究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建设体育强国必须自觉坚定的道路,建设体育强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发展体育事业的历史必然选择,体育强国建设逻辑蕴含在中国体育发展历程中的内涵相继深化的体育报国、体育兴国和体育强国的建设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现实逻辑是满足我国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经济逻辑是实现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逻辑是融入中华体育文化,科技逻辑是以新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要系统地、辨证地认识以上 5 个逻辑层面的关系,这 5 个层面是“五位一体”的,并且是协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7-17
摘要: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创造性、时代性、中国化的深刻阐释,内在蕴含着对人类现代化图景的中国式探索。资产阶级以资本增殖为核心价值推动实现的现代化的世界历史进程,造就了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霸权。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带领中国人民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历史进程中,逐步实现对西方式现代化的“文明祛魅”,渐进探索与廓清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这是应对西方式现代化霸权的中国式文明自觉。中国式现代化在现代政党制度创新、物质财富增长方式、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革新四个维度的中国式实践,为现代化的世界历史进程的可持续生成贡献着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呈现出世界性的文明意义。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0-21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功能调适是政党等政治主体为适应时代变化和实践需要对自身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转化、不同时期或阶段党的中心任务的现实需求、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主体自觉以及我国发展历史方位的深刻演进等多方面动因,党的基层组织对自身功能进行了深刻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党组织功能调适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基层党组织以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为目的进行功能调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基层党组织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和追求社会生产力的稳步增长为目的进行功能调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层党组织以奋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目的进行功能调适。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调适历程告诉我们,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调适要坚持以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为根本目的,以厘清基层党组织的角色定位为前提基础,以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为原则遵循,以调动各方积极性为实践要义,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方向引领。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国共产党历史 发布时间: 2025-02-27
摘要: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百年历程,既是一部百年党史,同时也是一部百年中国式现代化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现代化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变革政治、经济体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与政治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探索与推进。在伟大的四个历史时期中,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成就,完成了近代以来社会与国家的现代化转型。立足于新时代,着眼于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在坚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与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坚持独立自主中不断推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0-16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重视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变革中的引领作用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建党百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经历了壮大农村基层党的组织、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质量、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和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等过程,形成了与时代发展同步、与农民群众共命运、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宝贵经验。当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做到时刻坚守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社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设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容,始终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突出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