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民族学 发布时间: 2024-12-02 合作期刊: 《民族学论丛》
摘要:近代回族镖局在中国镖局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以北京的“贯市李”镖局最具代表性。“贯市李’镖局不仅承载着货物安全运送的职责,更是在经济活动、信息交流与民族互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镖局活动覆盖了多个民族区域,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联系与文化交流,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征。其在走镖过程中设立的住宿站,成为不同民族成员共同生活的平台,促进了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此外,镖局的信局服务构建了跨地域、跨民族的信息网络,加强了社会联结。其历史实践证明了经济活动与民族团结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中国社会稳定与民族发展的基石,为我们研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民族论坛》
摘要:全面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的回族英雄系谱是挽救民族危亡的载体。时人运用纪念文本、纪念会、纪念剧和纪念空间等形式建构起回族英雄系谱,即在阐发沐英、郑和、左宝贵、安德馨、马本斋等英雄事迹的基础上,不断凝聚其中的爱国精神、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从而将历史和现实中的精神资源融入中华民族精神体系中,以推进全面抗战动员和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发布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民族学论丛》
摘要: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进行各民族历史文化元素研究,强调中华民族共同性、一体性的目标取向,并非是将民族研究引向千篇一律,而是不同于以往民族研究中过于强调各民族特殊性、“分族写志”的分析视角,注重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具体而深厚的共同性内涵和鲜明的外在表征,在研究路径、分析框架上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并注意继承发扬各民族“述同向和”的文化叙事逻辑。本文以回族历史文化元素研究为分析个案,通过“在全局中认识局部,在局部中参详全局”的结构脉络,将回族放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框架中进行讨论,以阐释回族历史文化元素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中华民族共同性对于回族历史文化的深刻影响。此研究旨在厘清中华民族研究与各民族研究的内在关联及不可分割性,澄清民族研究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分类: 民族学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发布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民族学论丛》
摘要:统一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献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历史资源,回族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伊儒会通、爱国爱教、忠君爱国、谨遵国制、民族交融等理念,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中贡献出独特的文献价值。本文通过对碑刻、典籍、家谱,报刊等回族文献的四个重要部分的论述,尝试分析回族文献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的历史资源价值。
分类: 民族学 发布时间: 2024-12-02 合作期刊: 《民族学论丛》
摘要: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推动民族工作和群众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主线。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回族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通过保障回族群众的政治权利,构筑中华民族政治互信共同体;改善回族群众的经济状况,构筑中华民族经济互惠共同体;重视回族文化习俗和教育,构筑中华民族文化互融共同体;发展同回族群众的统一战线,构筑中华民族命运互联共同体。这些举措不仅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回族群众的广泛拥护,有效促进了回族群众的解放,而且调动了回族群众参与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凝聚了建立新中国的磅礴力量,为新时代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