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作品中的生态形象建构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25 合作期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作品热衷于揭露和反思中国环境问题,作家通过文字、图像建构中国生态形象,进而深刻影响并建构了读者对中国生态问题的认知。学术界以往多注重分析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作品的文字如何叙述、形塑中国生态问题,却忽略了其中的封面、插图对生态问题的直观反映和想象。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作品中的图像建构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揭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对中国社会发展构成的威胁,反思中国在工业化发展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原因;其二,将中国置于全球化的世界秩序中,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进行视觉呈现,探究中国与西方生态问题的共通性;其三,书写中国生态保护、改造的历史,展现出中国人民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不断取得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 时间地理学视角下本科生学习活动的研究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0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文章以时间地理学为研究视角,对本科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活动进行“连续叙事”“主题叙事”以及“虚拟叙事”。研究发现,本科生在院校环境中的行动轨迹与活动场景类似于一个被“圈定”的“菱状区域”,其在固定的“菱状区域”内面临着“能力性”与“综合性”的双重约束。为更好地完成学业目标,落实个人行动计划,他们就需有效地利用时空资源以实现行动效率的最大化。在此过程中,本科生会进行差别性筹划:首先是以“课业”或“专业”发展为核心的第一“筹划”;其次是以“个人兴趣”为核心的第二筹划;最后是以休闲娱乐为中心的第三筹划。学业表现越优秀的本科生,其筹划的等级性区分就愈加明显。文章最后对学习活动双重约束的意涵、多元学习空间场域,以及时空焦虑的集体性症候进行了讨论与反思。

  • 与审美空间: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艺术特征探析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随着一系列国家重大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的相继立项实施,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在焦虑和阵痛中再次被唤醒,在承前继后、继往开来中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它以写实的手法构建了新时代艺术与社会、历史与审美的价值规范体系,成为中国美术现代化的自觉选择与审美诉求。而梳理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历史发展脉络,总结其艺术特征和规律,探讨制约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成为新时代以来中国美术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具有很强的当代性价值。

  • 与审美空间: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艺术特征探析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 随着一系列国家重大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的相继立项实施,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在焦虑和阵痛中再次被唤醒,在承前继后、继往开来中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它以写实的手法构建了新时代艺术与社会、历史与审美的价值规范体系,成为中国美术现代化的自觉选择与审美诉求。而梳理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历史发展脉络,总结其艺术特征和规律,探讨制约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成为新时代以来中国美术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具有很强的当代性价值。

  • 逻辑、困境与纾解: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03

    摘要:意识形态是内蕴于图像叙事之中的精神内核,在“图像转向”的时代背景下,图像叙事不仅顺应图像时代视觉文化转向的现实需要,还以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契合了主流意识形态表达和传播的诉求。文章遵循“何以能行”“何以运行”“何以难行”及“何以可行”的叙事理路,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本质出发,探讨图像叙事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内在机理,可以发现,图像叙事能够凭借“视觉吸引、视觉动员、视觉修辞”,实现受众“感性认知一情感认同一理性认同”的逐层递进。同时,图像叙事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过程中也会面临着视觉迎合弱化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根基、视觉霸权加剧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鸿沟以及视觉圈群催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盲从等风险。因此,防范图像叙事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需要重塑图像叙事理念,注重“人”的归位,强化主体视觉素养,实现“育”的跃升,健全制度机制保障,释放“管”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