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城市创新作为城市集体行动者为应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的创新性探索,对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意义。在对城市、创新及其二者之间关系梳理的基础上对城市创新概念框架进行构建,以此获悉城市创新的概念缘起。以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 2010—2018 年共四届参与评选的 1015 个案例文本内容进行主题建模分析,得出城市创新实践所关注的 30 个主题,通过对主题的空间与经济社会分布状况的描述性分析,刻画城市创新的时代特征。城市所具有的聚集性为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创新的诞生提供条件,这也是城市创新实践关注的领域;城市所具有的高密度、高规模带来的资源环境恶化、经济不平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拉动城市以创新的方式进行应对,资源与环境、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社区社会治理、政府治理等也是城市创新重点关注的领域,显示出其人本精神,推动城市的转型升级。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2-21 合作期刊: 《新金融》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下,数字普惠金融对促进城市技术创新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创新力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实现城市创新的“提质增量”,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与数字支持服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均会对城市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市场化程度较高、金融监管程度较强、非一二线城市的影响力度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从要素配置角度,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促进高技能劳动力流动来促进城市创新能力的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数字经济在多大程度上能促进城市创新能力?通过对 2011—2020 年广东省 21 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门槛回归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效应,当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门槛”之后,会产生规模效应,极大促进城市创新能力的几何式提升。原因在于,数字经济存在“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点,而且按照“梅特卡夫法则”,当数字经济中的网络连接点达到特定门槛之后,会促进传统经济从“封闭式创新”转向“开放式创新”,从而实现倍增效应。广东经验表明,建立区域性的政产学联盟共同体,是降低创新成本和分摊高研发风险的关键手段之一,而且能带来溢出效应,促进城市间协同。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1-07 合作期刊: 《开发研究》
摘要:基于中国 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口流动对“本地—邻地”创新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人口流入有利于促进本地创新发展,且三线及以下城市人口流入对本地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一线城市最弱。本地人口流动对与之相距 300km范围内地区的溢出效应大于虹吸效应,对与之相距 300~400km范围内地区的虹吸效应大于溢出效应,对距离超过 400km的地区影响不显著。人口流入对与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相近以及产业结构相似城市创新水平的溢出效应大于虹吸效应,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溢出效应越强。网络基础设施可以对人口流动的“本地—邻地”创新效应进行调节,有利于克服地理专制对空间知识溢出的阻碍并减弱人口流动对其他地区创新水平的虹吸效应,且这种调节效应不受空间距离的限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增强人口流入的溢出效应以及因地制宜发挥人口数量、质量红利的对策建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09-27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创新路径理应有所不同。在“拿来主义”难以为继、“原始创新”相对薄弱的现实情况下,分析对外贸易如何有效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基于双重固定面板回归模型,并运用门槛回归的分析方法,从地市级层面分析验证了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对外贸易对区域创新的差异化促进作用,同时,本文还从政府支出增加和企业利润增长的视角进一步验证了其作用机制。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4-10-18 合作期刊: 《西北人口》
摘要:随着人口负增长程度不断加深,流动人口成为未来城市人力资本竞争的关键,也成为推动城市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多视角探究人口流动对城市创新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运用空间经济学框架下的知识创新与扩散模型(TP模型),利用2010~2021年中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结合空间计量模型方法,基于空间溢出与地理距离约束双重视角,研究人口流动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城市创新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与集聚特征,具体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高高集聚”,东北部、西部、西南部等内陆地区“低低集聚”。(2)人口流动规模扩大强化了知识关联进而对城市创新水平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空间效应分解发现,人口流动对城市创新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人口在空间上的自由流动可以产生区域创新发展的知识溢出与扩散效应。(3)人口流动产生的创新溢出效应受到地理距离的约束,50~300公里是城市创新水平空间溢出效应的密集溢出区、300~500公里是边缘溢出区、500~1 000公里是空间收敛区。(4)在地理距离的约束下,人口流动产生的创新溢出效应在不同城市群中存在异质性影响,京津冀、长三角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能有效发挥人口流动的创新溢出效应,而珠三角与成渝城市群还未能激活人口流动的创新溢出效应。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8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禀赋是促进城市创新产出、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其相关影响效果与作用机理需进一步厘清。研究发现,高等教育资源禀赋对创新产出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专任教师数的增益效果最为明显。高等教育资源禀赋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具有时间滞后性,以当年为基期,在未来 5年逐渐增强。高等教育通过产学研融合和溢出效应机制在当期和未来 5 年中逐渐加强对本地和邻近城市创新产出的提高作用。借助增加进口和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机制发挥促进作用具有一定滞后性。由于人才供需不匹配,学习效应表现为抑制作用。最后从缩小城市间高等教育资源禀赋差距、构建校企合作创新成果转化平台、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互补互助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4-11-13 合作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摘要: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基于2001—2021年中国27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能够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且结果具有稳健性,但不同区位条件、要素禀赋或设立批次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出异质性特征。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要素集聚和市场竞争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影响城市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机制变量。基于研究结论,从推动生产要素高效集聚和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进而更好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功效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