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2-11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基层治理中的基层组织能力是其“三阶”能力或“两层”能力的集合。从基层组织能力视角来看,基层治理能力来源于基层组织能力,由各基层组织治理能力整合而成。各基层组织在治理中职责与能力的差异形成了基层治理能力的同心圆结构。其中,基层党组织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方式履行职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即基层党建引领力,是基层治理能力的核心,是基层治理中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关键。基于新时代党建六方面要求,基层党建引领力包含六个维度的引领,其功能各异,但相辅相成。为化解当前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面临的问题,各地基层党组织可根据基层党建引领力评估指标的设计指南,因地制宜制定具体评估指标体系,重点推进、协同推进、整体推进,提升基层党建引领力,从而促进基层治理能力的提高,将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成基层治理效能。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10-23 合作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基层党组织的历史使命。如何实现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领域的“有效在场”是党建引领的关键所在。在借鉴“嵌入性理论”的基础上,试从“嵌入式引领”的分析视角研究“嵌入式引领”在乡村振兴领域中的创新运用。基于桂西南 X 村的乡村振兴实践,发现该村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以产业嵌入、人才嵌入、文化嵌入、生态嵌入与组织嵌入的方式嵌入到乡村振兴领域中,有效推动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人才振兴、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与治理有效。在全面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全面强化和完善基层党建的发展推动力、社会号召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政治领导力,发挥基层党建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与组织振兴的引领作用,从而使基层党建在乡村振兴领域中从“嵌入”到“引领”的转变。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0-21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术界对此问题的关注更需要在系统整理基层党建工作地方性实践的基础上,注重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的拓展。在全面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既要注意在实践维度对基层党建的问题总结和经验凝练,从党建引领的视角贯穿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又要在“三农”问题的发展脉络下进行理论思考,为哲学与社会科学的本体化提供经验反思和理论支撑。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12-02 合作期刊: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随着城镇化与市场化的推进,乡村作为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日益呈现出利益分化、规则多元、价值丧失等公共性消解的特点,这不仅与现代社会发展对其产生的冲击影响有关,还涉及到国家权力在乡村社会的退场与再嵌入。乡村社会作为我国基层自治空间是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场域,中国共产党理应在此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建引领乡村公共性重建符合我国国家治理核心架构要求,同时也切合乡村实际与现实需要。为此,厘清乡村公共性的理论渊源与党建引领其重建的内在逻辑尤为重要。党建引领可从公共交往、公共服务、公共空间、公共规则、公共精神等五个具体维度出发,发挥基层党建引领的政治优势与制度优势,提供可操作化的实践路径,推进乡村社会组织化与再整合,从而重建乡村公共性,助力乡村有效治理。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08-15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而基层党建革新是夯实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的基础。始终重视和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胜利走向胜利的谜底。从“党支部建在连上”开始,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出一条嵌入式基层发展道路。一百年多来中国共产党嵌入式基层发展经历了初步探索、框架构建、横向嵌合、体系融合等四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历炼出一系列独特的主体、体制与环境相互嵌套的适应性共演机制。这些机制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守正创新的中国特色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党务工作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 2025-01-03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乡村社会的不断发展,基层党建单向“嵌入”乡村治理模式的局限性不断凸显,而通过“耦合”多元治理力量以引领乡村共治的模式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在乡村共治的过程中,基层党建发挥引领作用,耦合乡村多元治理力量,不但能促进乡村善治,同时又可以提升基层党建的引领力,从而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在耦合视角下,基层党组织通过价值耦合、利益耦合、权力耦合等机制实现引领乡村共治的目的,但现实中存在文化、经济、政治等三重张力,具体表现为价值追求的失范、资源分配的失序和治理权力的失衡,需要基层党建通过价值耦合以重塑乡村“公共性”价值共识、利益耦合以构建共创共享的利益共同体,权力耦合以构建上下连通横向协作的治理结构,从而引领乡村共治,助力乡村振兴。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2-11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抓党建促振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种可行路径。通过对贵州省M 县S村的案例考察发现,基层党建嵌入乡村治理之所以成可能,原因在于21世纪以来乡村社会变迁、基层治理模式转型以及新时期农村党的建设新要求。基层党建嵌入之所以能够优化乡村治理,关键在于基层党建通过组织嵌入乡村治理夯实了治理基础,通过行动嵌入乡村治理优化了治理方式,通过职能嵌入乡村治理重塑了治理属性;基层党建嵌入乡村治理之所以能够有为,重点在于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能够在组织结构、治理目标上实现耦合,并形成互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进一步优化基层党建嵌入乡村治理的路径,推进乡村治理有效实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党务工作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 2025-03-31
摘要:随着新兴领域的蓬勃发展以及新就业群体的不断壮大,如何有效统合这一数量庞大且异质性强的新兴群体,成为新时代党领导基层治理面临的重要课题。党建作为一种有效的组织动员手段,在新兴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加强党对新就业群体领导、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然而,既有文献对于党建何以能够统合新就业群体并没有提供清晰的解释。基于对N市Q区“快递行业党建联盟”的个案研究发现,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呈现出“嵌入式动员”的行动逻辑,即通过政治嵌入实现对新就业群体的组织动员、通过服务嵌入实现对新就业群体的情感动员、通过技术嵌入实现对新就业群体的数字动员。这三种动员方式融合了组织吸纳、情感联结、技术赋能三种主体行动的机制和形态,建构了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创新模式。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为新时代高质量推进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长白学刊》
摘要:新时代,党建引领成为中国共产党深化基层治理改革创新、推动基层治理现 代化的重要制度安排,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深刻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坚持党建引领, 这是百年党史中中国共产党基层治理的经验传承,是政党领导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内 在要求,是社会转型中政党回应基层变革的制度优势。新时代,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首要 前提是夯实基层党建,筑牢引领基层治理的组织基础;重要保障是健全体制机制,创新引 领基层治理的制度支撑;关键环节是提升治理能力,增强引领基层治理的内在动力。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1-22
摘要: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环,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具有高度的耦合性。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在要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之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之举。但是,当前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引领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组织建设不够到位、干部队伍不够硬核、统筹协调不够彻底、群众监督不够顺畅等问题。因此,基层党组织需夯实组织建设,建强基层战斗堡垒;聚焦能力淬炼,建设过硬干部队伍;坚持协调各方,凝聚多元力量共治;恪守人民立场,健全群众监督体系;进而以高质量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乡村振兴、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强基固本。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1-12
摘要:西藏自治区县志保存了大量新中国西藏地方党组织建设、党务工作的资料、文献、数据,是研究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重要文献之一。目前,西藏党组织建设研究以“自上而下”的政府档案文献视角开展,忽略了西藏自治区县志的史料价值。本文利用西藏自治区县志,梳理20世纪后半叶西藏地方党务工作发展历程,分析西藏自治区县志党建篇目的书写特色、资料来源、文献价值,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边疆民族政治工作在西藏基层贯彻落实的历程和成效,汲取经验与教训。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0-24
摘要:推进基层治理转型关键在于创新和完善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两者有效融合的实践进路。党领导基层治理因其显著的示范引领、服务引领和协同引领优势,使得党建治理化成为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发展趋向。党建治理化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政治逻辑和治理逻辑,以党建创新统合治理,把基层党建系统化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注重发挥政党“元治理”功能以激发治理动能进而推动形成党组织统领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格局,实现了对属地化管理、科层化治理和数字化治理的整合升华,对于提升基层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具有重要意义。从政治统领、组织赋能、协同共治维度对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有效融合进行深度透视,以党建引领的创新来弥补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短板。新时代要发挥党组织统筹治理主体、整合资源配置、凝聚价值共识的功能,构建以政治统领为主导的基层党建治理化机制:党组织要在统合基层治理中发挥中轴作用,通过赋能和激活组织,释放基层党组织的内生动能,强化基层党员的先锋意识,唤醒其内在价值,推动增值服务,激发以组织赋能为介质的基层党建治理化动能;党组织要积极搭建基层多元共治共享的治理平台,广泛吸纳社会力量,把基层群众、社会组织、群团组织有序组织起来,集聚起基层治理合力,塑造以协同共治为路径的基层党建治理化格局,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取得更大效能。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07-22 合作期刊: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摘要:统领型联结是一种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模式。它以“政党联结社会”、构建党组织领导的治理共同体为目标,强调“党建统领”和“有机联结”。通过党组织对党支部、“两新”企业、辖区单位和居民的统一领导、统筹引领和统揽各方,建立“政党—政府”机制联结、“支部—党员”组织联结、“政党—企业”资源联结、“政党—群众”情感联结,有效化解社区自治面临的自治机制困境、组织协同困境、资源碎片困境和主体参与困境。以M社区推进单位型老旧小区自治实践为分析案例,社区党组织通过统领型联结的自治模式来强化党组织的领导统筹、组织协同、资源整合和参与动员,提升了社区自治效能。统领型联结得以实现的内在机理在于它实现了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的高度统一、社区自治和多元共治的有效衔接、关系联结和社会团结的良性互动、民主参与和情感互动的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