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何以要服从于法律? ———基于一种社会与文化本体性的法人类学思考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摘要]基于人性的法律才有可能获得完全的理解。在人所创制的法律中,它首先有着社会性的存在感,而一种守法的文化,也需要在社会互动中基于彼此相互性的关系而生成。法律是一种文化,是对自然说“不”的规则生产,由规则进而演变成为成文的法律。人服从于法律,有赖于人群间的持续互动。同时,人自身的不一致性,使得法律的规则根基于人的规则认同,而这种认同的生成有赖于社会之中的得失平衡的互惠。总体而言,社会秩序的出现是作为法律副产品而存在的,法律的问题必然会触及到对一和多这一社会与文化本体论的讨论。

  • “拯救儿童运动”研究:历史、现状与趋势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4-09-05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19世纪全球性的“拯救儿童运动”针对的是因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的孤儿、流浪儿和不守法纪儿童问题,拯救儿童的思想涵盖了儿童生活的物质和精神层面。儿童的成长需要呵护,其越轨行为也应受到惩戒。“拯救儿童运动”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将个人经历或机构活动编辑成册留存后世,成为“拯救儿童运动”的最早书写者。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及以后,安东尼·普拉特《儿童拯救者》一书的出版,引发了学界对“拯救儿童运动”主体、动机和方式等问题的广泛讨论。七八十年代以后,“拯救儿童运动”研究进一步细化和深化,与之有关的各类活动相继成为研究主题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低龄化趋势使更多的研究者聚焦青少年法庭的功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