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与新文科建设中的跨学科问题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发布时间: 2025-01-11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强制阐释论是近年来的学术热点,它反对采用“场外征用”的方式生成文论。以跨学科方式生成文学理论,将使文论失去内生动力,游离于文本并与文学实践脱节。而体现国家战略工程的“新文科”则鲜明地倡导跨学科,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推崇文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强制阐|释论与新文科在“跨学科”问题上存在交汇,具有强烈的矛盾冲突,引人深思。然而在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思维与方法来发展自身方面,阐释学和新文科对待跨学科的态度是相通的。强制阐释论并非一味地反对所有跨学科,对与语言、文本相近的某些理论和流派也持包容态度,但在所跨学科的范围、目的、成效等方面,强制阐释与新文科存在着巨大差异。 

  • 论:“诗哲之争”的当代回应与发展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摘要]张江强制阐释论的提出与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批判西方文论中强制阐释的思想理路,要求阐释回到文学本身;第二阶段反对文学阐释自说自话,坚持文学阐释的可公度性;第三阶段借用心理学的观点重新审视强制阐释论,最终指出:文学是非认知的,是体验之上的“共鸣”,而非科学论证的“共识”。这些观点都指向了西方“诗哲之争”的古老命题,现当代西方文论中的强制阐释是这一命题的延续。强制阐释论的系列观点实际上就是从文学阐释的角度为“诗”辩护。将强制阐释论还原到“诗哲之争”的历史视野,不仅可以明晰强制阐释问题的由来,还能体现出强制阐释论在解决阐释问题的同时,为“诗哲之争”带来的新发展一丰富了为“诗”辩护的理论话语;强调了诗性阐释中理性和体验的作用;发展了诗哲之争的心理学维度。由此,在文学阐释理论的展开中,“诗”与“哲”的真正关系逐渐得以澄明。

  • 文学阐释学的对象究竟是什么? ———论的去时间化兼向张江先生请教与商榷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摘要]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生活。审美生活的意义、状态、构成是美学的三件大事。文学阐释学的对象不是文学作品,也不是文学文本,而是在意义上呈现出时机化的、在时态上正在进行着的、在时体上流畅的且构成方式是绝对同时性的文学阅读生活。强制阐释的核心是审美生活之意义被偕越,继而造成其状态、构成被偕越,其实也就是系统性的去时间化。而要形成对强制阐释的免疫或消除之,就必须在确立原发性文学阅读生活这一对象的基础上,第一,不仅依靠反向推理,而且更要以正面的体系性建构,来洞察科学主义美学作为强制阐释的主流形态,在时机、时体、时态与构成方式的绝对同时性上,对审美生活实施去时间化的思想机制与语言表征。第二,理应把文学文本或文学作品还原为其原本的意向对象角色,牢牢把握审美生活在构成方式上的绝对意向性、绝对同时性;更应该在回忆与反思中来确保审美生活的完整性,使其时机、时态、时体、同时性复活,而不是把被回忆之物作为原发之物,造成强制阐释,同时也就造成了审美生活时间性的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