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现实主义的立场:陈亮的说与勇德之发现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朱陈之辩不仅是王霸义利之辨,也是儒家思想阵营围绕理想人格展开的一场论辩。陈亮基于本末具举、内外不分的道论,推崇孔子的兼具智、仁、勇、艺,并文之以礼乐的成人说。他对成人说的肯定与对道德性命之学的批判,也将“修已以安人”“内圣开外王”的逻辑困难加以公开化。陈亮的成人说以理性现实主义的进路祛魅三代神话,尤其是他对“三达德”之“勇”德的重视,可谓道破了宋代心性之学由内圣开出外王的困难,为批判性地审视理学价值体系结构的合理性提供了重要视角。

  • 斯霞之歌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26 合作期刊: 《江苏教育研究》

    摘要:斯霞老师的教育人生由四部曲组成。青少年时期,成人之歌。确立了人生意义、兴趣、职业上的定向。青年时期,成师之歌。一方面是做教师,从稚嫩到成熟,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实验到创造;另一方面,以母亲角色做自己孩子人生的“第一任导师”,称职而优秀。壮年时期,成名之歌。学制改革是成名的里程碑,育人事迹传播是扬名的关键事件,横遭批判是立名的磨刀石。晚年时期,成家之歌。从这个时段看,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从一生看,完整阐释了教育家精神;从身后事看,生生不已,薪火相传。

  • ”与“克己”——儒学中的自我与他者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齐鲁学刊》

    摘要:自近代以来,人们站在西方的立场上,要么批评儒家缺少自我观念,要么自觉向西方靠拢,认为儒家的自我观念高度突出,这都是对于儒学的误解。儒家强调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主动将人置于关系之中,从而否定西方式的独立自主的个体性自我,因此儒家的关系模式不是一种“我一它”关系模式。不过,儒家的关系模式也不是角色伦理所展示的“我一你”模式,因为在角色关系中“成已”本身就已经潜藏看自我中心主义的风险,虽然其有助于社会走向整齐有序,但也会导致社会走向冷漠。因此,儒家要通过“克己”来消解“己”的自我中心主义残余,也就是通过“已”的情感性,将他者的悲惨处境变成自我道德行为的动因和依据,从而强调他者之于自我的优先性,而这也是我一它、我一你关系模式之外的一种新的关系模式。

  • 何以”?为己与毋我的回环展开

    分类: 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哲学家》

    摘要:对“人”的形上思考其就内容而言以“成人”为坐标原点,沿着“为己”与“毋我”两个向度回环展开。具体来看,“为己”至少包含“自我意识的觉醒”、“个体身份的确立”和“内在德性的亲证”三重含义,标识着从自在走向自为的理想人格;而“毋我”则兼具“敬天畏命”与“人当能群”两层含义,说明理想人格并非个体的无限膨胀,对他者的肯定与关注恰恰是人性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要之,孔子的理想人格既以完善自我为目的,又以群体价值为依归,其过程展开为自我与他者的互动、个体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为己与毋我既是孔子成人思想的内容,又是践行成人思想的方式,并且是理解成人思想的方法。

  • 自我与他人: 孔子哲学中的他者之维

    分类: 哲学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畿辅哲学研究》

    摘要:在传统儒家思想中,自我和他者并非一种主客对立关系,而是处于一种 “内外思维”之中。早期儒家的内外思维是基于一种整体性思维之上的,宇宙万物是一个整体, “我”与他人是相融合的,而非相对立的;是内外之间的,而非主客二元的。在认识论意义上,一方面对自身的认知需要有一个实践的面向,即面向生活以及处于生活中的他人;另一方面,由知人返回知己不仅是潜在的必经过程,而且是个体实现自我成就的必然路径。认识他人即是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而自我认识也同时是一个认识他人的过程,理解我们对他人的认识不是孤立的客观审视,而总是一个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与此同时,对他者的认识因具有实践向度,也使得知人本身包含了成人的面向。

  • 实践智慧与之道 ——《论语》里的中庸思想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2-25 合作期刊: 《管子学刊》

    摘要: 儒家的中庸之道在《论语》中有较为充分的讨论,其以“叩其两端”的执两用中、不偏不倚的辩证思维为理论总纲,可具体化为“无可无不可”“无适无莫”“过犹不及”三个方面的内涵,“义”则是其核心精神。 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中庸之道既体现为充分的理性思辨,也代表着一种至高的道德素养,是儒家圣贤人格的修养法则与境界标志。正是基于此,《论语》所展现出的中庸之道,又构成了君子处理人际关系及各类社会生活事务的重要实践智慧与道德原则,其本质上是一种理性与德性兼备的人生智慧,可以说是人们开启幸福生活之门的一把钥匙。

  • 学习特点分析与继续教育教学改进

    分类: 教育学 >> 成人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2-06 合作期刊: 《成人教育》

    摘要:继续教育的教学对象是成年人学习群体,成年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状况以及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等决定了其学习行为具有经验基础性、问题导向性、自我实现性、快乐学习、主动学习和体验学习等六个特点,即成年人的学习是以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学习、以问题为中心的体验学习和以自我实现为目标的快乐学习。基于成年人学习特点,在继续教育实践中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改进继续教育教学,提高继续教育教学质量。

  • 课程思政赋能:解决教育学生学习倦怠困境的创新路径

    分类: 教育学 >> 成人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1-21

    摘要: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成人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通过以继续教育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剖析学习倦怠现状,从学习动力匮乏、兴趣低迷、行为消极等维度呈现问题表征。继而从内因的个人目标迷茫、自我管理欠缺、挫折积累,外因的社会认可度低、教学模式僵化、支持服务缺失探究成因。创新性地提出课程思政赋能策略,通过重塑学习价值认知,深度融合思政与专业知识、榜样引领;优化教学管理,推行多样教学法、强化互动、完善支持体系;营造校园文化,开展思政活动、打造学习社区等多路径破解学习倦怠困境,为提升成人教育实效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