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刑协商过程中的不规范性问题研究

    分类: 法学 >> 诉讼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1-15 合作期刊: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量刑协商的开展过程是提升认罪认罚案件质效的关键所在。目前,在量刑协商过程中存在检察机关对量刑协商未能予以足够重视、犯罪嫌疑人被视为诉讼客体、量刑建议的形成具有随意性等问题。量刑协商过程不规范的成因与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及理念的贯穿、外部监督和制裁措施的缺失、有效法律帮助的缺位有关。基于此,应尊重犯罪嫌疑人的协商主体地位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利、构建审判方的审前参与及实质庭审机制、设立公设辩护人并完善值班律师提供法律帮助的配套保障,缓解量刑协商过程中的不规范现象,提升案件质效。

  • 论废止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的 “一般应当采纳” 条款

    分类: 法学 >> 诉讼法学 发布时间: 2024-12-03 合作期刊: 《法学家》

    摘要:2018年《刑事诉讼法》新增的第201条要求人民法院“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在认罪认罚案件中提出的量刑建议。这一规定引发了检法两院之间以及学界的意见纷争,进而对司法实践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文认为,“一般应当采纳”条款赋予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实体约束力的基础条件不能成立,违反了控审分离的诉讼原理和专门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宪法原则,违反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职权主义诉讼基础和认罪认罚情节的“裁量从宽”性质,也不符合两大法系协同型刑事司法的普遍经验。建议立法机关在第四次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废止“一般应当采纳”条款,并就认罪认罚案件与非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的采纳标准作出统一的规定。

  • 认罪认罚案件中量刑建议调整机制研究

    分类: 法学 >> 诉讼法学 发布时间: 2024-06-25 合作期刊: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通过对量刑建议调整机制的实证研究,发现机制有检察院和法院均可调整、检察院和法院均基本因案情变化调整等实践特点。结合实践考察结果以及法律规定,该机制在运行中存在检察院的调整权限不明确、“明显不当”的认定标准不清晰、被追诉人与检察院的协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此,要明确检察院可以自行调整量刑建议,“以案件事实和量刑情节变化为主,调整幅度 10%以上为辅”作为判断“明显不当”的标准以及健全控辩双方在调整过程中的协商机制,以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