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发布时间: 2025-02-27
摘要:深入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是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的关 键一环。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手段更加隐蔽、形式更加多样,呈现出腐败主体隐匿性、载体间接 性、兑付时差性和手段规避性等突出特征。要正确把握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阶段性特点,坚 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同向综合发力,打出一套治理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 “组合拳”,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4-17
摘要:嵌套式腐败作为一种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形态,具有极强的隐蔽性、迷惑性和复杂性,给纪检监察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研究嵌套式腐败,对深化新型腐败中的嵌套现象的理论认识、推进新型腐败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嵌套式腐败是指腐败行为隐匿于多层“合法”外衣之下,以规避监督、阻抗调查、降低代价的一种新型腐败形态。嵌套式腐败中,腐败分子通常依次实施制度漏洞的靶向运用、权力转化的结构设计、信任圈层的梯度构建、资金流动的技术伪装以及问题风险的制度防范等五个方面的行动。针对嵌套式腐败的运作特点,可以从制度漏洞的精准识别、利益冲突的全面防控、信任圈层的穿透监督、资金流动的智能追踪、腐败动机的文化消减等维度入手,探寻阻断策略。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党务工作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 2025-02-04
摘要: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乡村隐性腐败的防治。从类型学角度考察,乡村隐性腐败主要有“改头换面型”“情感渗透型”“为官不为型”“集体合谋型”等类型,诱因主要来自于主体、心理、权力、环境、科技五个方面。在明晰乡村隐性腐败的发生机理后,应系统推进乡村隐性腐败治理,建立起全周期的长效防范机制:凸显村民主体地位,构建群防群治乡村隐性腐败的机制;密织制度规则天网,堵塞乡村隐性腐败的漏洞;厚植勤廉文化沃土,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推动大数据赋能,加强腐败风险隐患动态监测,多措并举形成治理乡村隐性腐败的强大合力。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摘要:资产管理领域内新型腐败与隐性腐败行为凭借高度的隐蔽性和复杂性,正严重威胁着资管行业的公正性、透明度和运行效率。本文深入剖析这些腐败行为的特征与表现,如利用复杂金融交易掩盖利益输送、通过影子股东规避监管以及采用隐晦方式影响决策等,深刻揭示其背后的运作逻辑和危害性。为此,本文提出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结合跨部门协作与穿透式审查,建立高效甄别机制,精准打击腐败行为。同时,从完善监督机制、贯通融合“两个体系”、深化廉洁教育等多维度出发,本文探索一系列预防和治理策略,旨在推动构建更加透明、高效、公正的资产管理环境,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