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4-05-14
摘要:义仓是官方倡导、民间主办的救济设施,吐鲁番义仓始置于清光绪十年,沿用至民国时期,是传统仓储制度由内地向边疆的推广。通过对义仓管理者——首事的选任情况、管理实践及其身份特征进行考察,可以看出,创办于晚清的吐鲁番义仓官方主导性较强,在向边疆地区推广的过程中,既为国家力量的进入提供空间,又对地方性传统因素加以吸收和包容,成为整合地方社会、延伸国家力量的平台,并由此展出现近代吐鲁番地方社会的丰富面貌。
分类: 新闻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5-04-15
摘要:2024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史研究批故察今,致力于探寻历史资源、实践经验、特色路径和新近动向。古代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关注政治传播新资料、新现象。晚清民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突出新闻本体范式,探索多元媒介的内部业务及其与中国社会文化的互动历程。学界尤为重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新闻事业,切合当下学科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层动员、信息传播力和理论建构等议题成焦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创新方法路径,梳理总结新近经验。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着眼于无产阶级办报理论与实践。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摘要:晚清民国时期,北部边疆先后至少有66个县、旗出产甘草,形成西北、东北两大产地带。在甘草市场体系中,产地市场以草厂形式存在;中级市场在西北先后有归化城、河口镇与包头,在东北有郑家屯、赤峰与奉天。甘草起初以祁州、禹州为高级市场,并较早加入沿海贸易。北洋开埠早期,甘草输出港长期以烟台为主,天津为次;1898年前后天津取代祁州甘草集散地位并于1902年后迅速成为北部边疆最大甘草终点市场。1931年受抗战影响,甘草终点市场呈现天津、大连、营口三足鼎立态势。自1863年以来,甘草出口长期以日本、香港等东亚地区为主,仅在一战期间短暂转以美国、加拿大为首。甘草作为北部边疆大宗药品,其自身市场体系与国际贸易变迁也是港口腹地研究的重要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