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7-2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区块链技术在档案领域应用研究的 中文核心期刊文献。经梳理后发现,国内已有研究按主题可分为 6类:区块链技术应 用的可行性,面向专门档案领域的应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档案管理平台,区块链技 术应用于档案领域的动力因素、阻力因素和推广策略。已有研究存在研究结论宽泛、 研究方向狭窄、研究深度不足以及研究特色不显四个问题。最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 层面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4-07-15
摘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合作日益扩大,可预见是未来主流科研模式,但当前对合著论文却存在不同的认识和评价。数据分析和相关材料表明,核心期刊对待合著存在两种相反的用稿风向:或推崇独著,或推崇合著,并且有两极化发展趋势。核心期刊采用合著的基本立场不仅直接取決于学科自身特质,也存在应对外部环境影响的过当调整。两极化的合著用稿风向或矫枉过正,或过犹不及。期刊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导向作用,鼓励真实合作和多样化研究,从而推动学术发展。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12-22
摘要:《学位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的学位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法治化。目前立法层面的博士学位授予标准具有一定的模糊性,高校自主设置的博士生非学位论文发表标准不甚合理,有违比例原则。法学博士生面临着核心期刊发表难的现实困境,或将影响我国法学博士生的总体培养质量。通过对近年来“中国法学核心科研评价”(CLSCI)来源期刊上博士生发文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博士生发文量持续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法学博士生发表核心期刊难度极大。实践中高校对法学博士生的非学位论文发表要求畸高,且CLSCI来源期刊呈现出明显的地域集中性及独立署名偏好。现有的定量学术评价体系在评价法学研究成果时存在异化风险,可能会导致学术圈地现象和学术道德失范问题。今后从高校角度,应调整学位授予标准,重视学位论文质量;从期刊角度,应增强网络在线出版,优化期刊审稿流程;通过高校和期刊的融合发展,共同推进中国特色法学学术共同体和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为法治中国建设培养真正经世致用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8-22
摘要:法学博士教育作为我国法学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在过去四十余年间经历了从初创到成熟的发展历程。通过对CLSCI来源期刊上法学博士生发文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法学博士生发表CLSCI来源期刊难度极大,近两年CLSCI来源期刊上的法学博士生发文量持续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且期刊更倾向于发表独立署名的文章。如今影响法学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突出体现为高校对博士生非学位论文发表的高要求与核心期刊现实发表难度之间的龃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为实现法学博士生的高质量培养,今后应及时更新CLSCI来源期刊目录;调整论文发表要求,提升博士培养质量;增强网络在线出版,优化期刊审稿流程;通过高校与期刊的融合发展,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术话语体系,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培养真正经世致用的法律人才。
分类: 教育学 >> 比较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08-14 合作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摘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学者围绕“一带一路”教育主题在国内教育学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78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这些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一带一路”教育研究发文数量呈“倒U型”发展趋势,研究作者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作者之间合作关系不强。“一带一路”教育研究机构具有专业化、聚集性特征,但机构之间的合作广度和深度不够。“一带一路”教育研究热点集中在高等教育合作研究、教育国际化研究、人才培养研究三大领域;研究前沿聚焦于跨境教育研究、来华留学生研究、全球教育治理研究、全球胜任力研究四大主题。未来,“一带一路”教育在研究理念上,要强化大局观、全局观,锚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在研究方式上,要加强联合研究,加快形成“一带一路”学术共同体;在研究方法上,要注重多元循证,积极开展实证研究;在研究内容上,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创新前沿研究。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7-15
摘要:法学核心期刊的发展是法学理论研究发展的重要内容。法学核心期刊的的引证情况作为重要的指标,对期刊的评价以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法学核心期刊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相关检索服务,分析法学期刊整体被引情况等要素,发现既有的指标体系亟需调整,其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圈层理论”在法学核心期刊中的影响。构建完善的法学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不应该忽视该理论的重要作用,应当增加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引证指标。要增加合作作者在法学期刊发文的数量,也要允许实务人士的高水平文章的出版,并以此为理论支撑构建新的法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