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台港澳及海外华人的比较文学在我国比较文学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建构严谨完整的比较文 学史,梳理与考察对应的四种比较文学及其诗学传统,需要把中国大陆作为比较的基点,聚焦台港澳地区比 较文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代表性研究成果及研究特点;同时,还要把海外华人的比较文学作为第二个比较 的基点,围绕中西比较诗学理论体系、中国抒情传统的开创和研究,以及跨学科视野下的中国文学研究三个 层面,梳理海外华人比较文学的成就及特色。在厘清以上两方面脉络的基础上,重点辨析台港澳及海外华人 比较文学的诗学传统,尤其是“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文学比较之于比较文学”“中国抒情传统之于跨文化 研究”等重要议题对于国际比较文学发展第三阶段的方法论意义。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摘要:以注释的方式研究交流关系,是比较文学文献学的方法。地名、人名是注释的常规内容,如何注释并注出人名、地名的交流关系,是比较文学文献学的重要内容。五山诗人经常使用同名同趣的方法,牵合中日同一地名以及同一名姓,制造交流关系并获得快乐。生活世界的同一地名不多,但唐风地名带来了丰富的同一地名,同名同趣成为普遍现象。同名同趣也是五山诗人推进生活世界中国化的方法,他们极力增加中国因素,甚至刻意模糊中日生活世界的界限,从而打造生活世界共同体。生活世界共同体也会带来文学的愉悦,是诗文写作的动力。中国文学也有类似的方法,但不是以增加他国因素为主,这是五山文学独特的变异,因而五山文学是日本文学,不是中国文学的延伸。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3-13 合作期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新世纪以来,中国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理路从“文学形象”研究转向“文化形象”研究,从“以形象为对象”的研究转向“以中国形象为方法”的研究,从西方话语方式转向中国本土理论建构。域外文化理论的引进为这些转向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和视角,“文化研究热”促使形象学研究重新审视传统路径,同时,这也是比较文学研究者对学术使命的回应。中国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应进一步开放学术空间,立足本土经验,激活传统文论资源,探索非对立性的表征模式,融合数字人文等多元方法,推动研究理路的下一个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