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5-03-21 合作期刊: 《东南学术》
摘要:通过基于生物生理学意义上的研究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情感计算研究,人工智能情感预测和共情能力越来越丰富,极大地促进了智能媒介的高度人性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共情涌现能力已经深入社会组织形态,超出了人的主体性的理解阈限。AI的共情唤起的“觉醒”实质上还是“主体性幻觉”。AI觉醒还是一个待确认的探索过程。人机共情使得人机主客体二元对立瓦解,但并不意味着人的情感主体性的必然瓦解。当下应放弃人类本位主义,构建新型人机共情共生关系,实现人工生命作为“行为主体”与人作为“心灵主体”之间的跨生命协同生存,掌握与机器产生心理联结的全新技能,以便使人类意图与智能工具结合起来。
分类: 法学 >> 民商法学 发布时间: 2024-10-02 合作期刊: 《法学家》
摘要:当前数字法研究落后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研究范式相对陈旧且未及时更新。现有数字法研究沿袭了传统法学的研究范式,即坚持还原论、“主客二分”和线性思维等基本观念和方法,导致了对数字系统的整体性、信息运行规律的独特性以及信息在“主客体”之间所具有的超然地位等方面,存在认知不足的问题。基于数字系统与线下社会生活系统同属于现当代复杂性科学所称之“复杂系统”,复杂性理论对于数字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中复杂系统理论中关于“自组织”“自适应”和“涌现”等现象的理论研究范式,契合当前数字系统和线下社会系统的发展和演化规律,故具有在此基础上探讨建立未来数字法研究范式的可能性。为建立数字法研究范式,首先应当明确数字法所依赖的系统性环境特征,即数字环境具有技术性、公开分享性、公共性、服务性和安全性等鲜明系统特征,进而可以初步设想未来数字法的研究方法,即可以采取还原论和整体性的结合、技术和法律的结合、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结合以及“人”和“机器”的结合等方法。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管理学报》
摘要:为丰富数智时代的领导力研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等组织管理研究打开新的路径,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数字化领导力的内涵、结构维度和涌现机制进行了探析。研究结果发现:数字化领导力包括数字化愿景、数字化技能以及数字化实施的影响过程,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国家政策、技术变革以及关键领导者的特质;同时,还通过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刺激反应”模型,揭示和构建了数字化领导力的涌现机制,即包含接受刺激、演化学习、涌现、适应性反应4个环节。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4-10-16
摘要:[目的/意义] 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知识涌现是新技术、新产品产生的基础,为科技进步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分析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知识涌现的关键因素和运行机制对促进知识流动、提升系统创新效率至关重要。[方法/过程]文章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从“个体-群体-系统”三层次探究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知识涌现的过程,深度分析系统要素、过程阶段和影响因素,以此构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知识涌现机制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仿真模拟。[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知识涌现过程受到递增式累积促进机制、自相似层级演化机制、正反馈创新循环机制的影响。环境因素和知识主体因素均对知识涌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环境因素影响更显著。在此基础上,结合WSR系统方法论提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知识涌现优化的措施。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发布时间: 2025-04-15 合作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力量的增长、国际传播研究的展开以及国际关系理论的引入,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形成了“实力说”“媒介形象说”“评价说”和“身份认同说”等观点,大体对应于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源、信号和信宿。这些观点为智能新媒体时代国家形象研究的范式转换奠定了基础。如果将这些观点看作一个个“桥墩”,就可以架起通往理解智能新媒体时代国家形象的“桥梁”。在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智能新媒体系统中,国家形象的感受性关系日益开显:国家形象既不能等同于对客观实在的反映,也不完全是大众媒介中所呈现的形象,更不单纯是公众的评价或认知,而是一种感受性关系。这不仅涉及从大众传播的物能性范式向智能传播的感受性范式的转换,而且由此可以发现关于国家形象的新特性:生成性、创生性、涌现性和相互性。国家形象的感受性关系理解有助于深刻认识智能新媒体时代的国家形象,为国家形象的传播实践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