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典文献学 发布时间: 2024-12-16 合作期刊: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摘要:“猿”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典型意象,在白居易笔下具有多重情感意蕴。在不同境遇和思想观念影响下,白居易赋予“猿”意象不同的情感:“猿”意象或表现诗人贬谪失意、羁旅思乡的悲苦心情,或寄托着其离别相思、孤独寂寥的忧愁情感,或展现其闲适自在、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对白诗中的“猿”意象进行研究,可以更全面深刻地了解白居易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探究其情感变化背后的根源,进而体悟其“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的思想观念。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偶作诗作为一个特定的诗歌类型,定型于中唐时期。 白居易是第一个大量创作偶作诗的诗人, 他之所以创作数量如此庞大的偶作诗,除了受到了洪州禅“ 平常心是道” 和“ 无事” 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以 外,还受到他以作诗为生活方式的创作观念的影响。 结合白居易和其他中唐时期诗人的偶作诗,可以发 现其多以叙事手法表现诗人当下的闲适生活。 除了以叙事性突出诗人的日常生活,注重表现哲学性和思 辨性,它们还具有“ 重意” “ 戏作” 和“ 内省” 的特质。 中唐到宋代偶作意识的变化,反映出了诗人身份和创 作行为不断为古典诗人所重视的演变轨迹。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中国古代杖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木—竹—藤三种制杖材料出现的时间次序与森林开发史同步。中唐时期,南诏特产赤藤杖随着使团朝贡传入中原,成为文士之间互相赠送的风雅礼物。韩愈《赤藤杖歌》和白居易《蛮子朝》中出现的赤藤杖,是元和四年春天唐朝廷南诏事务的记录与书写,赤藤杖亦因此成为后世文学中“唐宋风雅”的象征。明清时期,由于云南生态环境的恶化,赤藤杖从地域特产转化为地域文化记忆。赤藤杖的出现与消失,与南方天然森林开发与退化的历史进程同步调。藤杖一类日常活动用具的出现、流行与消失,不仅反映了文学审美、文化交流的变迁,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变化。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4-12-16
摘要:白居易《琵琶行》是一首非常杰出的广泛流传的长篇叙事诗。这首诗创作前,诗人曾有两首与此相关的原始诗作。其内容与《琵琶行》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关联,可以看作是创作《琵琶行》的生活素材。诗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精心的优化整合和巧妙的构思,不仅内容上得到极大的丰富拓展,方法上显现出异彩纷呈,而且主题得到深化与升华,是将原始生活素材加工提炼成艺术精品的创作典范。这对我们进行艺术创作和欣赏,都具宝贵的启迪价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