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4-09-10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近代报刊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不仅是社会各种政治力量表达不同政治观点、传播不同思想观念的重要工具,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五四运动时期,山东报刊迎来发展的新高潮,这集中反映了广大民众对山东政治、经济、社会及思想文化等进行全面变革的要求,也是此时山东社会剧烈变动形成合力推动的结果,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第一,坚持反帝反封建,推动革命形势发展;第二,鼓励发展实业,提倡“实业救国”;第三,宣传新思想,传播新文化;第四,抨击封建礼教和社会陋习,推动社会风俗改良;第五,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共山东支部成立创造了条件。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4-11-21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人文地理学的文化转向更加重视地景与文化间的关系。通过粤西香火屋的田野资料,探讨家屋空间与祖先观念的相互建构关系。研究发现,传统祖屋的空间布局象征着“亦善亦恶”的祖先形象。随着家的空间重构,独立香火屋强化了“严苛”的祖先形象;而祖先 龛则更强调“亲近”“友善”的祖先形象。在这过程中,新家的空间布局是空间资源约束和祖先观念影响的结果,而居民观念中的祖先形象也被新的空间格局重塑。粤西香火屋的案例展示了社会急速变迁背景下人文景观与文化观念的互动关系,也表明了中国民间信仰在应对环境变迁时具有高度的弹性和适应性。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摘要:15、16世纪之交,世界进入大航海或地理大发现时代,新大陆和旧大陆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明隆庆年间,朝廷改变长期实行的海禁政策,部分开海,中国联结世界各地的海上丝绸之路直接贯通,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输往海外各国的大宗商品发生重大变化。数目惊人的白银贵金属源源输入中国市场,成为国民经济日常运转不可或缺的硬通货,对中国的货币结构、金融体系乃至财政经济、社会生活均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由于国内产银不足,白银供应凭藉丝绸、茶叶、瓷器等产品大量出口的贸易顺差过度依赖海外白银流入的模式,也为国家治理、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埋下各种隐患。
分类: 公共管理学 发布时间: 2024-12-12 合作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社会生活变迁带来层级治理变革, 超越了既有研究范式的解释边界。 通过构建治理情境与结构的分析框架, 并用其解读城市小区治理现象, 发现生活事务规模大、 性质杂和风险多, 构成模糊、 多元、 嵌套的治理情境, 带来层级治理的三大新兴特征, 即治理优势上下分异、 属地治理效能不彰、 社会风险应对失效, 因此有必要构建契合性治理模式——— “层级融合治理”。 该模式的核心是: 既塑造政府内部关系和治理行为, 又下沉重心坚持街居治理本位, 还推动构建虚实结合的治理层级。 需要注意的是, 城乡融合的现实表现不同, 社会生活变迁态势有区别, “层级融合治理” 实践路径也不同。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行政与法》
摘要: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观与社会结构,更为现代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显示了深远的影响力和持续的适应性。其中,“调均贫富”从简单的“均平”思想演化到现代经济政策中的财富均衡措施,展示了传统“公平”“正义”观念在现代社会缓解贫富差异的应用。“以文化人”从立足教育普及培养人民基本文化素质到新时代文化共享观注重满足人民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突出了文化在塑造社会价值观和推动社会整合中的核心作用。“礼用贵和”从强调和谐共存来维护社会秩序到新时代社会治理观则融入现代法治和科技手段,揭示了传统社会和谐原则与现代法治及管理机制的结合。通过对共同富裕传统根基和文化渊源的探索,不仅为现代社会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在实际应用中为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发展提供了支撑,有助于更好地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增强历史主动和文化自信。新征程上,应继续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不断创新和完善理论、政策体系,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