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而一:“伦”的中西会通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伦”是中国社会学基本概念之一,它所蕴含的社会性与秩序性是中西方社会学基本概念会通的基础。在新人文主义视角下,“伦”在类型学上注重中国社会差序格局和西方社会团体格局中的解释,在心态学上用于理解“明伦”“以教化明人伦”和“不失伦”中蕴含的人的社会化过程,在建构论上重塑了社会分工、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原理。基于此,需借鉴潘光旦新人文主义思想汇合中西方社会学异同,关注“伦”的内涵变化、明确“伦”的适用情境、会通“伦”的建构机制,使中国社会学话语更具现实意义。

  • 从疾痛到失范:疾病社会构建对犯罪行为影响的人类学研究

    分类: 社会学 >> 人类学 发布时间: 2024-07-15

    摘要:犯罪是社会越轨行为,疾病是身体的异常状态,疾病的社会构建与失范、越轨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在关于社会秩序与疾病关系的研究中,现有研究较多关注失范对疾病的影响,而未关注到疾病本身的社会文化意义及对失范的重要影响。疾病是剥离其主体与自我概念的介质,本文从疾病的自我解释、社会隐喻和社会身份化三个方面研究疾病对失范乃至于犯罪的重要影响,这一过程呈现“生命预期不确定——疾病继发性获益——抵抗中获得群体认同”的进路。对疾病与犯罪关系的细致研究不仅可以为社会治理提供新思路,同时也是对社会学、人类学经典“失范”理论的有意义升华。

  • 结社相资:唐五代宋初乡村生存秩序的自我维系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3-31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摘要]社邑是唐五代宋初村民百姓自我维系的组织,是在实际运行当中的“制度”体系,从中可以观察乡村社会的基本面貌。其组织建构,大体仿照官僚体制而形成。乡里百姓结社相资,首要目标是维持自身及家人的生存,其次是求得感情慰籍。社邑之作用,就体现在乡民丧葬、生产、情感交流等日常生活行为中。社邑在数百年间长期维持,自身“黏性”极强,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中古乡村社会内部生存秩序维系机制。通过社邑的活动,在乡民生命轮回与日常轨迹之中,乡村社会秩序最终形成。从微观行为解读基层何以如此运转的机制,可借一角而窥国家运行的底层逻辑。

  • 实践结构论的理论意涵、现实基础与价值关怀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12-19 合作期刊: 《社会学评论》

    摘要:社会秩序与社会进步是社会学的终极追问,也是实践结构论的价值关怀。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郑杭生及其学术团队提出的实践结构论,正是基于全球化进程和本土化视野,从现代性的长波进程和本土社会转型的特殊脉动两个维度来理解当代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为解读社会实践结构变迁与社会建设提供了一种新视角。作为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近成果,实践结构论从理论意涵、现实基础与价值关怀等三个维度,系统论述了社会结构性巨变导致的社会转型与社会关系的趋势、特征与动态变化,为理解社会结构转型的动力源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研究范式。

  • “治安违法行为”中正当防卫认定的规范构造研究

    分类: 公安学 >> 公安学 发布时间: 2025-04-25 合作期刊: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正当防卫是公民对不法侵害进行自我救济的法定权利,但在治安管理处罚领域中的正当防卫行为,不敢认定、不善认定、不愿认定的思想认知依然存在。一方面难以摆脱刑事法律框架下对正当防卫解释的路径依赖,另一方面忽视了“治安违法行为”中正当防卫认定主体、证据的特殊性,“治安违法行为”中正当防卫的完整规则体系构建难度较大。为此,应通过明确治安正当防卫边界、增益刑、治领域防卫正当性的认知衔接、优化治安防卫案件制度设计和实践路径等手段,有层次地构筑起“治安违法行为”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则体系,充分发挥正当防卫及时保障防卫人合法权益、有效震违法犯罪、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功效,真正让人们群众在每一个治安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