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辩证关系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05-27

    摘要: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三者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统筹发展和安全是贯穿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鲜明红线。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安全思想,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社会理念相协调,使得统筹发展和安全有了稳定而又有活力的社会基础。以其为根本遵循,我国创新形成了在社会稳定基础上统筹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的科学治理机制。

  • 维护国家安全与的理论逻辑、历史演变与实践路径

    分类: 政治学 发布时间: 2024-05-10 合作期刊: 《国际安全研究》

    摘要:正确认识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逻辑关系与体系结构,是新时代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开展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思想基础。西方政治思想中“社会产生国家”与“国家决定社会”两种较为主流的理论观点,都明确了国家对社会秩序和个人权利的保障作用。马克思主义则从社会决定国家出发,强调国家维护安全的外部职能与社会管理的内部职能,确立了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理论分析框架。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呈现嵌入性、同构性与层次性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后巩固新生社会主义政权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后突出强调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为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服务;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统筹发展与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应当遵循国家安全中央事权与社会稳定地方事权的治理事权逻辑,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二分治理结构下国家、政府、社会治理层级逻辑,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法治逻辑,国家安全风险与社会稳定风险的风险治理逻辑,以更好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

  • 科举、地方精英与传统社会的演化:来自宋元中国的证据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经济史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摘要:科举制度是保障中国传统社会运行的重要制度,本文从短期冲击与长期影响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基于宋元交际后科举中断这一外生冲击,广义双重差分回归结果显示,宋代累积的进士规模越大的地区,爆发民变的可能性也越大。进一步讨论显示,科举废除导致科举精英进一步向“地方精英”转变。最后,地方精英阶层的形成演进为后世明清传统地方社会格局奠定了历史制度基础。本文讨论了制度与治理的社会意义及长期影响、传统社会地方精英阶层主导下的社会稳态的形成演进过程及其对当代地方治理的启示价值,并论证了“宋代近世论”等历史命题的意义。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展与稳定关系的伦理均衡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社会伦理的核心问题,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正确协调二者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均衡发展,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重大理论问题。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均衡发展的伦理指南,而社会稳定是社会秩序的正常化,是社会发展的常态。实现在稳定中发展与在发展中稳定的统一,既是社会治理的目标,也是社会治理伦理均衡的核心。通过伦理均衡实现社会稳定与发展的统一,还要注意现代社会因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特征,这就需要有一种“非常”伦理智慧来处理社会不稳定因素。对待社会发展还需要有历史的伦理眼光,正确看待社会的短暂衰落现象,保持好历史主义的伦理立场,稳中求进,进中求稳。

  • 基于知识图谱的重大行政决策稳评主体问责机制研究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重大行政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我国重要的国策,目前正面临着稳评主体不承担责任和问责追责不力等挑战。为帮助政府梳理追责路径和规范问责机制,构建责任追究知识图谱以厘清重大行政决策稳评主体的责任关系,以广东省某地市(简称S市)房屋征收稳评为案例,提出质性研究与知识图谱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框架。在对相关政策文本信息抽取的基础上,依次进行信息融合与知识加工,运用Neo4j数据库构建责任追究知识图谱,进而揭示稳评主体的责任关系并厘清追责路径。结果表明,此研究框架可有效应用于重大行政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稳评工作中,直接、合作、监督指导三种主体责任占据主导地位,应予以重视以保障决策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