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 2024-12-12 合作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摘要:本文针对个人养老金制度激励不足的问题,提出了领取期分级税率和缴费期低收入群体补贴的政策优化方案,通过构建精算模型,测算了不同方案下的税收优惠效果,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探讨优化方案对城镇就业人员的影响。研究发现:现行政策对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优惠有限,甚至可能增加税收负担;分级税率设计可将低收入群体纳入税收优惠受益范围,并提升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优惠水平;在此基础上,为无法享受税收优惠的个人提供缴费补贴,可保障这部分群体的切实利益。优化方案不仅能有效缩小不同收入群体间的优惠差距,实现个人养老金的普惠,而且在延迟退休背量下效果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普惠型个人养老金政策的优化提供了方案支持,有助于推动个人养老金的快速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财政学 发布时间: 2025-03-19 合作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摘要:先进制造业是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以2011-2019 年A 股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税收优惠对先进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税收优惠能够有效抑制先进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程度,这一结论在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成立;研发投入和企业家信心在税收优惠对先进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税收优惠对先进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效果因产权和地区存在差异;相较于传统制造业企业,税收优惠对先进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明显。文章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加大先进制造业行业税收优惠,维持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数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财政学 发布时间: 2024-10-11 合作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摘要:采用“小口径”“中口径”“大口径”“支出口径”“欧盟口径”等5种指标比较发现,中国省际税负差异程度大幅超过欧盟成员国之间税负差异程度,并且在近年来出现上升之势,成为建设统一大市场的难点和关键问题。表层原因在于,税收法定的优惠政策层见叠出,地方自由裁量的优惠政策屡禁不止。深层原因在于,国际税收竞争扰动了国内税负格局,国内的分税种、分步骤税收优惠清理方案尚未形成。中国在税收领域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可借鉴欧盟税收一体化改革“区别对待、循序渐进”“建立体系、依法治税”“形成机制、加强协调”“严明纪律、促进公平”等经验,坚持渐进式、差别化、法治化、系统性等原则,在治理地区税负差异的历史进程中行稳致远。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7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依据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机理论,借助我国 2010 ~ 2018 年沪深 A 股上市企业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考察不同的政府研发资助方式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补贴、混合资助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均不显著,只有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存在显著的激励效应。根据企业创新动机差异划分的异质性创新效率分析表明,创新补贴、混合资助对企业实质性和策略性创新效率的影响仍不显著,而税收优惠反之,且对策略性创新效率的激励效应要明显强于实质性创新效率。按企业创新效率水平低、中、高再划分的分样本分析发现,创新补贴、混合资助通过提升实质性创新效率来改善中低(尤其是低)创新效率企业的创新效率,税收优惠通过提升策略性创新效率来改善高创新效率企业的创新效率。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财政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互联网行业发展迅猛,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但长期以来,互联网行业经常被认为税负水平偏低。检视互联网行业税收治理现状、探索其调适进路具有重要意义。分别以在北京、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77家中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164家中国汽车制造企业为实验样本和对照样本,利用2019一2021年样本企业数据测算我国互联网行业实际税负水平。研究显示,与传统制造业相比,我国互联网行业税负水平确实较低,但情况并不严重。以在我国香港地区或美国上市且排名前十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为样本进行测算,其结果亦能印证该结论。我国互联网行业税负水平之所以较低,与企业所得税法常设机构认定规则及增值税法课税连接点认定规则存在不足、地方政府滥用税收优惠政策、央地税收优惠政策优待成熟期互联网企业有关。按照税收法定、税收公平、税收中性原则,对互联网行业税收治理现状进行法理审视。研究发现,地方税收优惠政策能够通过目的正当性、适当性、必要性检验,但未能通过均衡性检验,中央税收优惠政策能够通过目的正当性、适当性、均衡性检验,但未能通过必要性检验,均有待进一步完善。为更好地调适互联网行业税收政策,我国应积极落实双支柱方案并避免其对我国税收主权产生不利影响;将增值税收入分享原则由生产地原则转变为消费和生产地原则;在赋予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税收优惠政策制定权的同时,对地方税收优惠实行总量控制,并构建配套的地方税收优惠政策评估、审查与退出机制;增强涉互联网行业中央税收优惠政策的均衡性,在适度减少针对成熟期互联网企业税收优惠的同时,适度降低互联网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准入门槛,使成长期互联网企业可以享受更多税收优惠。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05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摘要】以2017~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以“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外生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双碳”目标的提出对企业环保投资高峰的影响,并基于债务融资成本和税收优惠视角,探讨其作用路径。结果显示,“双碳”目标提出后,企业出现环保投资高峰的可能性显著提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双碳”目标的提出通过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和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来促进企业环保投资高峰的出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双碳”目标对企业环保投资高峰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实施分析型和进攻型战略以及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中更加显著。经济后果分析表明,环保投资高峰的出现降低了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助于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本文的研究发现为进一步完善“双碳”政策体系、调整企业环保投资行为提供了理论和经验证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中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开放程度较低、投资者不成熟。新冠疫情后,私募股权一级市场从募资到退出的各个环节都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其核心问题主要是流动性。恰在这一时期,S基金显现出高速增长势头,可以说,S基金因流动性需求而生,其特殊优势能拓宽私募股权一级市场的退出渠道,缓解IPO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提振股市,活跃整个资本市场。本文结合S基金的特殊优势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其他金融工具的差异化功能,从政府的监管政策和市场的业务实操两方面,探讨发挥S基金优势作用的有效途径,以供参考。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7 合作期刊: 《会计之友》
摘要:为验证如何设计税收制度以达到提升新质生产力的目的,将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作为外生冲击事件,选择2015一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究了税收优惠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比例有助于促进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通过提升企业人力资本水平和增加企业内部现金流两条路径实现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力软支撑与资金硬支撑。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特征企业对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敏感度不同,政策的促进作用在税负较重、杠杆率水平高、规模大的企业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从人力和资金双重视角验证了税收政策支持新质生产力的生成路径,为进一步优化和精准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了实证依据。
分类: 法学 >> 经济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税收优惠以税负差别配置为基本特征,同竞争中性天然存在张力,但并不因此而当然不具备正当性。 照顾性税收优惠回应纳税人税负能力的差异,无违于竞争中性;政策性税收优惠可区分为两类,其中特殊性税收优惠严重背离竞争中性的要求,但此类优惠已基本成为历史的陈迹,普适性税收优惠同样偏离竞争中性,有无正当性取 决于其能否通过比例原则测试。 在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当下,应明确税收优惠有其限度,并通过扩围公平竞争审查、强化司法审查并建立税式支出的预算审查制度,推动税收优惠的中性化改造。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2 合作期刊: 《会计之友》
摘要:【摘 要】 政府对微观企业的财政支持类型主要有税收优惠和财政补助两种,目的均是为了助力企业发展进而推动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文章基于我国经济增长降速的背景,选取2011—2021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在分析企业所获财政支持特征与企业增长状况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不同财政支持类型对企业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考察期内各年获得财政支持的企业数量占比均在90%以上,从税收优惠和财政补助程度来看,整体上均呈现逐年增强的趋势;(2)整体上企业的财务支撑能力相对于其实际增长明显不足;(3)税收优惠对企业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财政补助则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4)税收优惠对各阶段企业增长均具有正向影响,财政补助对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增长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2 合作期刊: 《会计之友》
摘要:【摘 要】 为探究不同干预政策对再制造与碳减排的影响,分别构建了税收优惠与低碳信贷政策下资金约束型制造商的利润最大化决策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分析发现:一是税收优惠和低碳信贷政策进一步加强了碳税税率或贷款利率上升对再制造活动的积极影响;二是税收优惠和低碳信贷政策均能有效提高资金约束型制造商的再制造产品产量及总体利润,但不一定能降低其碳排放总量;三是再制造产品碳节约优势越明显,低碳信贷政策在促进再制造活动方面越具有优势,否则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更有利;四是相较于低碳信贷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在更好促进再制造活动的同时更有利于提高资金约束型制造商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6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培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财税体制改革作 为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干预活动,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满足驱动科技创新本源需 求、推进核心资源合理化配置、支持传统生产关系全面重塑与助力优质营商软环境建立四个方面梳理财税体制改 革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而提出以下具体实践路径:打造高效精准的财政投入渠道,增强科技创新 供给端潜在推力;实施有扶有控的税收政策,推动核心创新要素资源合理配置;建立协调适用的综合财税工具, 因势利导调试新型生产关系;推动新型财税体制机制的应用,营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