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核心城市韧性测度及空间异质格局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以全国25个核心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为研究对象,运用Topsis-熵权法对其2011一2020年的韧性变化进行测度分析,对核心城市进行区域板块划分,通过自然间断点法对区域板块韧性空间异质格局进行研究,同时总结国外韧性城市建设措施,以期为我国完善韧性城市建设措施提供借鉴。结果显示:2011一2014年,我国核心城市韧性指数的均值大幅增长,2015一2020年,均值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各城市间的城市韧性差距相对稳定,其标准差在0.180上下波动;在四个时间截面中,核心城市韧性空间异质格局演变相对稳定,整体情况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国外韧性城市建设措施细分,其韧性城市建设经验可为国内建设韧性城市提供一定借鉴。

  • 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基于科技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技术经济及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7 合作期刊: 《财经理论研究》

    摘要: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如何解决碳排放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特别关注。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迅速发展,数字技术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举措。本文以内蒙古为研究案例区,以 2010-2019 年数据为基础,运用基准回归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影响的效率水平。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促进作用会受到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呈现逐渐减弱的特征;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因此,本文从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加大内蒙古科技创新投入强度、加强数字技术研发、聚焦低碳能源的研发与使用并提升碳捕捉技术以及关注区域异质性、实行美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等方面加快数字经济对碳排放抑制作用的实现。

  • 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匹配发展及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基于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科学 发布时间: 2024-10-28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构建高端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产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借助于匹配模型测度两业(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动态匹配度,并进行空间分异研究,利用高斯混合模型深入探究两业匹配发展水平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06—2020年,我国两业动态匹配发展水平从拮抗匹配阶段向良好匹配阶段转变,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南部沿海两业动态匹配度水平较高,西北地区匹配水平最差,存在空间集聚趋势;全样本GMM回归结果显示,两业匹配发展水平与产业生态化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门槛效应模型表明,当两业匹配水平小于0.406时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不显著,高于0.406时,两业匹配发展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逐渐显著,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 中国省域森林碳储量空间溢出效应与门槛效应研究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1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基于1998—2023年中国31个省份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从空间视阈角度出发,利用空间相关性分析探究森林碳储量空间集聚特征,建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森林碳储量各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差异,进一步采用门槛模型分析不同森林资源条件下,经济发展水平与森林碳储量之间的阈值效用。结果表明:全国省域森林碳储量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自然地理因素、人口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均显著作用于森林碳储量在各省份之间的溢出作用;当森林覆盖率小于0.056 0时,人类经济活动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为负,当0.056 0≤森林覆盖率≤0.149 7时,经济发展水平对森林碳储量的抑制作用减弱;当森林覆盖率大于0.1497时,经济发展水平对森林碳储量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基于此,建议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不同影响因素,着重关注省域之间的地理与经济关联程度,促进区域间森林碳储量稳步提升

  • 电子税务发展与政府审计质量提升来自金税三期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财政学 发布时间: 2024-10-08 合作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将国家金税三期工程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等实证探究了电子税务发展对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税务发展有助于提升政府审计成果转化率、加大审计查处力度、提高审计落实质量,进而实现了政府审计质量的全面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从区位特征来看,电子税务发展对东部地区政府审计质量的提升效果更强,对中西部地区政府审计质量的提升效果较弱;从政府财政压力来看,电子税务发展对政府财政压力较小地区政府审计成果转化率和审计查处力度的促进效果更强,而对政府财政压力较大地区政府审计落实质量的促进效果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