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艺术学 >> 音乐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摘要:传统音乐中虽无“和声”一词,但和声在古代音乐中的应用以及诗词歌赋中的使用却屡见不鲜。刘勰云:“诗为乐心,声为乐体”,《诗经》、《宋词》等均可歌之,如何为之?“声依咏,律和声”,通过文字的平仄变化,发声高低,结合《韵书》的归类划分,可对其进行和合协调。曾有人言中国 “和声” 的历史只有短短四百年,笔者不敢苟同,据推测,早在2400多年前,古人已能在簧管乐器笙的演奏中使用和音。音乐没有国界,文化却有差异,我国古代的音乐是传统文化的高度展现,古代音乐和社会的诸多方面关联甚密,“和声”的应用同样是一种理念的自然流露。笔者正是依照这种想法试图找寻中国“和声”的渊源。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4-12-16
摘要:陈翰笙是我国第一代革命家,学术界的宗师,在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和国际政治学等多种学术领域均有重大建树,被誉为中国“当代经济学家之父”、“马克思主义农村经济学先驱”。他从事南亚研究的开端于1924年后,1944年的印度农村调查影响世界。新中国成立后,他创立南亚问题研究机构历经曲折,组织南亚研究屡遭干扰。1979年冬,中国南亚问题研究会成立,季羡林任会长、陈翰笙任名誉会长,被称为办实事的南亚学会名誉会长。后由各主要会员单位轮流主持召开座谈会。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4-12-31
摘要:本文介绍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兼及当时的乡村建设实践,重点介绍1920年代陈翰笙领导的无锡等地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本文认为:我们现在的大多数农村调查,就调研方法来看,尚未达到陈翰笙近百年前的水平、广度和深度。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4-12-03
摘要:摘要:本文述评了我国第一代革命家、马克思主义农村经济学先驱陈翰笙1920年代进行农村调查,为我们党确立的土地革命路线提供了论证;而他1940年4月进行的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调查,丰富了对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认识,也为“亚细亚生产方式”论争提供了实证性材料。文章认为,陈翰笙的西双版纳调查具有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大无畏献身革命事业、科学调查求实、认真细致负责等崇高精神,值得当代人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