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2-12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在档案展览工作中落实“四个好”“两个服务”任务。在档案展览中开展“四史”教育,让民众了解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精准思政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需要接受“四史”教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1-21
摘要:高质量充分就业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发展与职业幸福,更与高校的综合竞争力及长远发展紧密相连,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时代使命。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下,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难以形成有效的协同效应,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影响了高校就业教育的实际效果。高校应构建不同阶段的精准思政应用场景,入学教育阶段,建设职业规划与思政引导的融合基础,在校阶段,加强综合实践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就业准备阶段,提供精准指导与心理调适服务,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职场,学生毕业后,通过跟踪服务与校友思政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教育与就业的良性循环。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1-02 合作期刊: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摘要: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当代,大数据技术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已经形成了趋势,因此如何嵌入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原理上,大数据技术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形成一种“精准—思政”的模式。之所以“精准”,乃是由于大数据技术能够对受教育者进行精准化和全面性的数据采集,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任务,有助于实现对某一或某些学生的精准教育。但需要明确的是,不能因为大数据技术的嵌入而丧失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原则和立场。要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化,必须坚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价值的基本追求之下,发扬大数据技术的积极作用,以实现“精准—思政”的辩证统一。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1-21 合作期刊: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技术与学科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技术一教育”的嵌入逻辑,生成式人工智能极大地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思政、智慧思政和课程思政的发展,提升了数字思政、情景思政和云端思政的效果,展现了智能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带来的多重机遇。然而,这一融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价值性、情感性和安全性等方面仍存在不容忽视的一系列挑战。为此,函需通过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明确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介入边界;立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场景,加强学生实践;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防线进行有效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