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摘要:“租厂制”是近代中国企业制度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本文对近代上海巢丝工业中长期盛行“租厂制”的主要原因、运行机制与合理性做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在价格波动和经营风险都比较大的市场环境中,“租厂制”是从业者为实现博取利益、规避风险的双重目的,而选择的一种适应当时市场环境的企业制度。一方面较大的经营风险,对置办厂基的“实业主”长期自营不利,而将厂基出租则可以稳获租金收益;另一方面“营业主”利用“租厂制”的灵活性可以较小的预期损失博取较大的预期收益,并通过“及时止损”来控制损失,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风险。这是“租厂制”在近代上海丝工业中盛行的主要原因。本文研究的结论,有助于我们深化认识企业制度产生的原因。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7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讨论前置”决策机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 排。本文以2012~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党组织“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对国有企业经营 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讨论前置”决策机制能够显著降低国有企业经营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讨论前 置”决策机制对经营风险的影响在特定功能类国有企业和地区市场化程度高的国有企业中更显著,“讨论前置”决 策机制通过提升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降低经营风险。本文拓展了对党组织“讨论前置”决策机制经济后果的研 究,为国有企业贯彻落实“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治理作用提供了参考。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1-10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9 ~ 2020年的数据,探究超额商誉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超额商誉对企业ESG表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通过抑制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经营风险两条路径来影响企业ESG表现;在国有控股、审计质量高以及管理层持股比例高的企业中,超额商誉对企业ESG表现的抑制作用会被弱化。以上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打开超额商誉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黑箱”,还能为上市公司、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充分认识超额商誉提供理论参考,也为企业提高ESG表现,推动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启示。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11-27 合作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摘要:作为重要的非财务信息,企业的ESG表现能否应用于识别商誉减值值得关注。本文以 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企业ESG表现与商眷减值的关系。研究发现:(1)ESG表现越好的企业,商减值越少,这意味着企业的ESG 表现具有商誉减值识别的作用;(2)良好的ESG表现可以视作企业未来业绩乐观、经营风险较小的积极信号,从而预示着较低的商誉减值;(3)在非国有产权性质、机构持股较少、分析师关注度较低的企业中,企业ESG表现与商誉减值的负向关系更加显著;(4)ESG评级分歧会削弱企业ESG 表现与商誉减值间的负向关系。本文基于外部信息使用者视角将企业ESG表现与商誉减值联系起来,为有效识别和防范化解商誉减值风险提供了非财务维度的有益启示。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07 合作期刊: 《会计之友》
摘要:【摘 要】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是重要的资本市场投资理念,尽管当前多数企业深刻践行这一理念,但仍有部分企业利用虚假的ESG行为给自身牟利,这将对股价带来影响。文章从ESG漂绿视角,选用2012—2022年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ESG漂绿对股价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ESG漂绿程度越高,股价波动性越强。机制检验发现, ESG漂绿降低了信息透明度,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进而导致股价波动性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ESG漂绿对非国有企业股价波动的增加效用显著强于国有企业,同时ESG漂绿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在污染当量更多的企业中程度更大。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1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ESG评级作为一种评估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表现的指标,日益受到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但不同评级机构的评价结果往往存在差异,给信息使用者带来困扰。以2018~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ESG评级分歧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会显著增加审计费用。机制检验表明,ESG评级分歧通过增加分析师预测偏误、增大企业经营风险、提升企业代理成本来增加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与非“四大”审计的企业中,ESG评级分歧与审计费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ESG评级分歧经济后果和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也为我国进一步完善ESG评级体系提供了经验证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0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满足客户需求是驱动企业创新的原动力,而客户年报信息则是企业洞察其有效需求的重要渠道。为此,文章选取2008—2021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考察客户文本信息的确定程度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确定的客户文本信息能够增加企业的创新投资。机制检验表明,确定性高的客户文本信息通过降低企业的研发不确定性和经营风险,进而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客户内部控制水平较低、客户距离较远、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产品市场竞争压力较大的样本中,客户文本信息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地,提高客户文本信息确定性可以增加企业的创新产出。文章丰富了市场需求影响企业创新的经验证据,既深化了企业对加强供应链管理必要性的认知,也为政策制定者推动供应链信息共享,进而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供了启示。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01 合作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作为重要的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新《环保法》实施对企业经营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2010-2020 年我国 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新《环保法》这一外生冲击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对企业税收规避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趋严促使企业提高税收规避程度。机制检验表明,环境规制导致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和经营风险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规制与税收规避的正相关关系主要存在于融资难度较高和经营压力较大的企业,新《环保法》实施情境下的企业避税行为提升了财务业绩和企业价值。研究结论提供了微观企业如何应对宏观环境规制的经验证据,为政府部门结合税收政策优化环境政策提供了参考。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30 合作期刊: 《统计与信息论坛》
摘要:数字化转型能否帮助企业更好地整合优化客户关系,是现阶段理论和实务界的重要议题。基于2007-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客户关系的影响与机制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客户关系分散化,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地位和客户需求满足程度,促进其客户关系分散化。数字化转型对于高对外开放程度、非国有、非耐用品行业、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高市场整合程度地区的企业的客户关系分散化作用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导致的企业客户关系分散化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增加企业经营绩效。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21 合作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债权人如何看待高商誉传递的信号(高收益还是高风险)?研究选取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9一2019年数据,实证检验了超额商誉与债务融资成本的关系。研究发现,超额商誉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改变解释变量度量方法、使用PSM倾向得分匹配法控制内生性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经营风险在超额商誉与债务融资成本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信息不对称发挥了遮掩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缓解超额商誉对债务融资成本的负向经济效应。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16 合作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理念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新模式。本文使用2009一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前五大客户数据,实证检验客户ESG表现对供应商经营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客户ESG表现能够抑制供应商经营风险。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客户ESG表现通过减少对供应商的资金占用、提高供应商的投资效率,降低供应商的经营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一风险抑制效应主要通过客户社会表现和治理表现实现,而客户环境表现的影响并不显著;客户ESG表现对供应商经营风险的抑制作用并不以增加自身风险为代价。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当供应商为中小企业、客户影响力越大以及区域营商环境越好时,客户ESG表现对供应商经营风险的抑制作用越强。本文的研究结论将ESG表现的经济后果扩展到上游供应商,对于微观层面抑制供应链风险、宏观层面提升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启示意义。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0-21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本文以2008—2022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交互效应模型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债务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影响下,货币政策对资本结构具有逆周期调节效应;货币政策对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周期性调节并不受债务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而货币政策对非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周期性调节不受流动性风险影响。结果表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资本结构具有逆周期性调节效应,并且受债务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这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和“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系列改革有重要启示。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企业为谋求长远发展,倾向于选择有别于行业常规的战略。但是企业战略差异可能导致经营风险增加、信息不对称程度加深,进而影响审计师的相关判断与决策。以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战略差异与审计师决策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战略差异与非标准审计意见、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经营风险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战略差异通过影响企业的经营风险影响审计师决策。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性别特征会影响企业战略差异与审计师决策的关系,女性高管能够抑制企业战略差异对审计师决策的不利影响。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10-01 合作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基于2017-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实证检验企业ESG表现对关健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越差,审计师为应对风险披露的关健审计事项越充分,具体表现为披露数量更多、披露内容更详细。进一步分析发现,ESG表现通过影响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信息风险,从而影响到关健审计事项披露的信息量,并且在审计师具有行业专长和媒体关注度较高的情况下,企业ESG 表现对关健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更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企业ESG 表现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而且对新审计报告准则实施后审计师更准确地识别审计风险,提供更有效的审计服务具有启示意义。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11-14 合作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推动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走出去”企业的资本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上市公司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缓解公司的投融资期限错配,该抑制效应在国有产权、主要节点城市的公司更明显;“一带一路”倡议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抑制效应有助于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改善投资效率。研究结论为评估“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效果,优化公司投融资决策提供了政策参考。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合理的审计费用是审计机构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更好承担资本市场看门人职责的基础与前提。以2007-2022 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资源配,置战略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1)与投资主导型企业相比,经营主导型企业支付的审计费用更低:(2)经营主导型企业具有更低的经营风险,审计投入更少,因此承担的审计费用更低:(3)经营主界型企业支付更低审计费用的现象主要出现在内控质量较低的企业、未引入连镇胶东的企业、非“四大”审计的企业以及制造业企业之中。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16 合作期刊: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摘要:以我国2010-2022年沪深A 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期限匹配理论,实证检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否会加剧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现象,以及其背后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增强融资约束,加重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现象。但地区社会信任发挥着负向调节作用,社会信任越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不利影响越弱。进一步讨论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不同产权性质、规模以及成长性的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具有差异化影响。未来要想切实解决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现象,不仅要稳定外部经营环境、完善金融制度体系,还要提升地区社会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