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文章针对创业板高管辞职与套现这一市场关注的焦点问题,探究股权激励能否留住高管、缓解高管减持套现。以手工收集2009年至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6347位高管个人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能显著降低创业板高管辞职的可能性,但会显著加剧高管的减持,进一步研究显示激励强度与高管持股变动的可能性和比例均呈U型关系;其中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对高管辞职、套现均有显著影响,而股票期权激励方式影响不显著。研究为创业板上市公司多角度认识股权激励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为其制定激励方案提供了参考建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22
摘要:数字经济(DigitalEconomy)时代,虽然企业生产(劳动)工具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企业运营方式和劳动方式出现了新特点、新场景,但劳动者拥有的人力资本已成为创业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掌握数智技术的劳动者对于创业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文中指出新质生产力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数字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混合所有制和民营经济领域,雇佣制将逐步“退场”,现代合伙制将大行其道;现代合伙人制度,能够激励合伙人合力创新,是经理人制度的升级;现代合伙制是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机制。文中简要介绍了小米集团、华为公司和美的集团实行事业合伙人制度所取得的成效。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6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作为激发员工潜能、推动产品创新、提高整体竞争力的长期激励机制,股权激励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作为创新型股权激励工具,自推出以来迅速发展,已成为科创板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主流选择,但目前学术界对其激励计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缺乏深入、具体的研究。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法,以科创板首家实施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的企业——乐鑫科技为研究对象,在介绍其激励计划实施进程、激励方案设计特点的基础上,从动因和实施效果两个层面探讨科创板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乐鑫科技的五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完成情况良好,但方案仍存在优化空间;提升业绩、吸引和稳定人才、享受科创板政策红利是企业实施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的核心动因;股权激励实施后企业短期市场绩效、财务绩效和创新能力均有所改善。乐鑫科技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案例可为我国科创板企业股权激励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注册制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市场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制度变迁,此次创业板注册制试点的推行,标志着创业板进入了监管宽松、自主灵活的新时代,其股权激励设计也转向了市场导向明确和设计自主的新阶段。本文基于2010~202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数据,主要结合制度变迁理论,考察注册制改革这一重大制度变革对创业板企业股权激励契约设计的影响及其背后的理论逻辑。研究发现:首先,在整体实施方面,注册制改革后创业板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推出数量出现较大增长,同时推出效率也大大提高;其次,在条款设置方面,注册制改革后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中新增了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扩大了激励范围、加大了激励力度、放宽了行权价格限制、延长了行权期限、业绩考核更具弹性和灵活性;最后,进一步分析了注册制改革后股权激励契约设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03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摘要】在“双碳”目标提出的现实情境下,激发企业减少碳排放的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8~2021年沪深两市A股工业企业的年度数据,实证考察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能够显著减少企业碳排放,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高管股权激励会通过抑制管理层短视和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减少企业碳排放。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高管股权激励的降碳效应,在环境规制强度较低地区的企业、分析师关注度较高的企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较高的企业以及重污染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7 合作期刊: 《会计之友》
摘要: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国务院国资委及证监会一致认可并鼓励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方法。文章利用2012—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及股权激励对企业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及价值回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通过公司治理机制对企业市值管理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实施股权激励可以进一步强化这种作用,国资委2014年发布的鼓励建立市值管理制度“若干意见”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稳健性检验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价值创造的影响具有较强持续性,而对价值实现水平的影响时间较短。研究结果支持我国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并鼓励延长持股周期的动议,倡导机构投资者通过参与公司治理增强其市值管理效能。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利用中国 A 股上市公司 2015—2019 年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跨国公司高管的海外背景对企业 国际化绩效的影响,并探讨此过程中激励机制的调节作用。 通过随机效应模型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表明:海外教育背景高管对跨国企业的国际化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海外工作背景高管对跨国企业 的国际化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这一现象佐证了“ 社会类化理论” ;薪酬激励对高管海外教育背景与企 业国际化绩效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可以促进高管海外教育背景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正向影响;股权激励 对高管海外工作背景与企业国际化绩效有负向调节作用,可以缓解高管海外工作背景对企业国际化绩效 的负向影响。 研究结论对跨国企业引进海外背景人才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14 合作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在推出的同一期股权激励计划中同时包含两种以上股权激励模式。以2006-2020 年实施股权激励模式组合计划的沪深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管理层风险偏好异质性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组合选择行为的影响,并探究股权结构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管理层风险偏好异质性越大,公司越有可能选择股权激励模式组合,以匹配管理层异质性的风险偏好,从而实现管理层风险承担总水平最优;股权结构对管理层风险偏好异质性与股权激励模式组合选择之间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国有控股和股权集中度增大能够弱化管理层风险偏好异质性对股权激励模式组合选择的正向影响;股权激励模式组合能够匹配管理层风险偏好异质性,使得管理层风险承担总水平实现最优,进而提升公司价值。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26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全员股权激励既可能全面激发人力资本价值,也可能导致“搭便车”现象的发生。本文以2020年和2022年ZW公司两期全员股权激励计划为研究对象,从多维度揭示ZW公司全员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以供行业参考。研究发现:除了第一期全员股权激励计划的短期市场反应不佳外,ZW公司两期全员股权激励计划均对长期研发能力和长期财务绩效具有显著提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