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GC背景下数据安全风险及治理策略研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10

    摘要:[目的/意义]AIGC背景下虚假信息对数据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探讨如何对其进行治理对保障数据安全、发挥AIGC的数据价值具有重大意义。[方法/过程]基于AIGC背景下虚假信息的成因、数据安全挑战及规制现状,深入分析虚假信息的生成与传播机理,通过结合法律规制、技术规制和机制建设三个维度,提出了针对不同阶段的治理策略,构建了从源头到传播的全链条治理框架。[结果/结论]应制定相应措施应对不同阶段的虚假信息,在生成阶段强化数据质量控制,在显现阶段实施实时监测与动态筛查,在传播阶段建立多元协同机制。

  • AIGC时代成因及规避策略研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14

    摘要:[目的/意义]AIGC时代虚假信息对数据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探讨AIGC时代虚假信息成因及规避策略对保障数据安全、发挥AIGC的数据价值具有重大意义。[方法/过程]通过运用理论分析、定性分析、多层次分析方法,对AIGC时代虚假信息的生成特征进行剖析,揭示AIGC时代虚假信息的生成危害,进一步构建AIGC时代虚假信息致因模型与规避策略体系并进行解析。[结果/结论]AIGC时代虚假信息成因包含AIGC主体、AIGC技术、AIGC环境三个层面的诸多因素,基于此提出针对不同层面的规避策略,以降低虚假信息的生成危害,提升数据安全与可靠性。

  • “信息”何以成战?:美苏冷战与21世纪“混合战争”中演进的“信息战”

    分类: 新闻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4-11-21

    摘要:美苏冷战与21世纪“混合战争”中,“信息战”的运用是获得胜利的重要环节。 “信息战”的本质是在文明交往导致冲突的观点下,将受众意识视作可被操纵的目标,主要通过大众媒体传达有利于实现本国政策的信息。在数字技术不断革新的今天,信息战中对信息基础设施的打击及讲述一切有利于获得信息优势的话语同样重要,其中话语根据冲突激烈程度呈现出“脸谱化”策略,信息战双方在此框架下和平解决冲突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 社交媒体分享影响因素的系统综述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5-04-07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目的/意义]社交媒体上虚假信息的传播带来了严重危害。本研究旨在系统梳理虚假信息分享的相关因素,为虚假信息治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系统综述的方式,整合了108篇虚假信息分享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献,从学科领域、理论基础、研究方法、预测因素、中介和调节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归纳梳理。[结果/结论]该领域近几年研究成果增长较快,图书情报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人员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刺激机体反应理论等,并利用调查和实验法等方法,围绕政治和健康领域虚假信息分享开展探索。相关影响因素主要从用户和信息视角展开,涉及信息客观特征、信息感知特征,以及用户个体特征、认知特征、感知特征等多个维度。研究构建了虚假信息分享的影响因素模型,并从研究情景、研究主题、平台特征、研究方法等方面发现研究局限。

  • 身份政治视角下西方媒体信任流变及启示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发布时间: 2025-04-15 合作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身份政治”是理解当前西方政治思潮重要的理论光谱。非理性的激情寻求是身份政治的内在起源。因此,有必要从身份政治理论视角探索西方媒体信任危机及其可能产生的传播秩序变革。身份的核心在于“主我”与“他者”。媒体往往建构“身份”形成“他者”,身份政治起源于人对自我尊严的需求,身份群体反抗的是媒体建构的“他者”。身份政治下,媒体的理性和道德伦理出现了信任的缝隙,媒体所建构的总体真相出现真相分化,形成分化真相。身份政治形成了以“身份”为核心的“部落化真相”。这其实削弱了媒体认知权威。基于情感经验的“分化真相”撕裂着媒体的公共讨论。在身份政治下,媒体面临着来自不同身份群体的真相竞争。在身份群体对“尊严”强调及“主我”建构的寻求下,媒体或可以尊重为中介包容、连接“他者”身份,通过透明性报道原则将建构权力转交以重构媒体信任。

  • 图书馆参与信息失序治理的实践进展与启示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发布时间: 2024-10-04

    摘要:[目的/意义]信息失序现象不仅会破坏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还会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增添新的负担,图书馆应积极承担信息失序治理的责任。[方法/过程]研究剖析了图书馆参与信息失序治理的驱动因素,运用文献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对国内外图书馆参与信息失序治理的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归纳,从信息资源、信息用户、信息技术、信息环境四个维度展开思考,总结图书馆信息失序治理的实践进展。[结果/结论]图书馆应该以资源为基石,将技术和人文作为双核驱动,从而构建信息失序的协调治理机制,以期为未来图书馆的信息安全治理提供参考借鉴。

  • 中国金融市场AIGC的生成、传播与监管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新金融》

    摘要: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背景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 的虚假信息会对金融市场造成极大冲击,甚至会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探究金融市场AIGC虚假信息的生成、传播与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金融市场AIGC虚假信息的内涵、特征与分类,并从生成理论及具体算法两个维度挖掘其生成机理;其次,探索金融市场中AIGC虚假信息的传播动机、传播路径及其影响;再次,对中国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总结,并深入剖析金融市场AIGC虚假信息的监管困境,同时寻求有效的监管策略和治理方案;最后,立足于中国国情和监管需求,从监管主体、监管原则和监管工具箱三方面提出构建中国金融市场AIGC虚假信息合规性监管体系,以期为金融市场AIGC虚假信息的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 数字时代的谎言:的识别与法律治理的向度

    分类: 法学 >> 民商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全面赋能,人工智能生成的信息也大量涌入社会各领域。虽然这满足了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但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算法缺陷以及用户自身认知局限使虚假信息层出不穷;同时,在深度学习算法的基础上,虚假信息也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给虚假信息的现有法律监管体系带来严峻考验。针对人工智能助推的虚假信息肆虐的现象,我们在重新审视虚假信息的概念框架与探析虚假信息既存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视角下虚假信息治理的困境。通过借鉴欧盟对虚假信息的治理思路,提出虚假信息的治理建议:多元化主体相结合的社会共同治理、追根溯源的类型化治理以及建立多维度责任追究机制。人工智能技术是不断发展和革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视域下虚假信息的治理是一项持续而复杂的工作,我国应加快完善人工智能领域的法律法规,同时亦需要法律界、科技界以及产业的共同努力,以降低人工智能的负面效应,优化其社会效益。

  • 人智共生情境下数字媒体多模态的算法治理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06

    摘要:摘 要:[目的/意义]人智共生趋向下的算法供给模式,在重塑数字媒体传播生态的同时,加剧了多模态信息虚假问题的严重程度。[方法/过程]在“感官象限”的思路加持下,全面分析多模态信息的风险阶数,据此探索算法治理方案。[结果/结论]面对算法在数字媒体模态数据应用的整体风险,应当秉持源头治理的理念导向,以技术支持者和服务提供者为治理主体,分配认知安全责任。在具体措施上,通过构建系统化的算法分层监管框架,加强模块化的算法技术开发控制,细化协同化的算法服务测评方式,以期有效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