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2-17 合作期刊: 《中国韵文学刊》
摘要:袁枚对“天籁”进行了新的阐释,将其运用到诗学话语体系中,即形成袁枚的“天籁”诗学观。其“天籁”有向性情转变之趋势,无题诗相应成为袁枚“天籁”诗学观的最佳载体。袁枚无题诗中的“天籁”诗学观有三个维度:其一为生命,天籁走向性情实则受袁枚生命过程的牵动,从早年发“天籁”开始,到中年的“天籁”与“性情”相结合,再至晚年浑成的“天然”境界。其二为文体,“天籁”驱动了无题诗的文体新变,使“无题”与“有题”破格,诗论与“论食”破体。其三为人格,“天籁”与“诗品即人品”的传统颇异,无形中塑造了袁枚的“自适”型人格。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摘要]欲证明钱鐘书不仅是现代学界最擅品鉴文学趣味的杰出专家,且是能从古籍读出批评史视野暨美学睿智的大理论家,范例之一,便是系统爬梳钱氏从《谈艺录》到《管锥编》,针对清代迄今300余年流传甚广甚久的《随园诗话》,围绕“探本”今释,所提炼出的一套既具国粹特色,又闪烁着现代思辨光泽的“诗品伦理学”。“诗品伦理学”含三个定律:一是“诗论尺度”须诉诸“町”,即在有限语境中说有效的话;二是“诗例笺释”须讲究读“全篇”,切忌“摘句”;三是袁枚在“诗论尺度”“诗例笺释”有悼“探本”或“探而未本”,病根是在袁枚“心乱”,做不到“心不待境静而静”,屡屡借诗话渔利,其借诗话渔利之手法主要有“权门保驾”“闺秀站队”“追星红利”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