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法学 >> 诉讼法学 发布时间: 2024-10-11 合作期刊: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摘要:推进证据制度建设成为当前《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所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在司法推动主义的演进逻辑下,刑事证据规则整体存在“代行立法”与“司法博弈”特征,并由此形成规则重复冲突与过分重视证明力规则等特定结果。同时,随着案件专门性问题与国际司法协助请求的日益增多,刑事证据制度出现了“专门性证据”与“涉外证据”两个方向的规则演化,并具有自身的特征与挑战。对此,应从宏观与微观两种建构性进路来完善。在宏观层面,应整合证据规则,通过采用“法典+解释”的形式,构建贯穿刑事诉讼全流程的证据规则。在微观层面,对于专门性证据问题应增设专门性证据种类,将专门性报告和事故调查报告等具有专门知识要求的证据纳入其中;对于涉外证据应注重证据能力审查,按照“涉外取证依据被请求国法律,证据评价依据请求国法律”的原则,具体区分评价委托取得的证据、联合或单独取得的证据和委托移交已取得的证据的证据能力。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分类: 法学 >> 诉讼法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摘要:[目的/意义]电子档案作为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广泛存在。针对刑事诉讼中电子档案构建专门审查规则,可以推动电子档案在刑事诉讼中的规范化运用,对此开展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运用案例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相结合方法,从电子档案种类、证据属性、证明对象以及审查模式四个方面,考察刑事案件中电子档案作为证据的应用现状,指出电子档案作为证据使用存在来源类型区分不明、证据种类属性不清、缺乏必要审查规则等问题。[结果/结论]需要从三个方面构建电子档案作为证据使用的审查体系:通过修改刑诉法相关条文明确电子档案独立证据地位;从相关性、取证合法性以及真实性三个方面,建立电子档案作为证据使用的审查规则;明确电子档案制作者出庭作证义务以及专家辅助的配套规则。
分类: 法学 发布时间: 2024-04-11 合作期刊: 《法学家》
摘要:刑事诉讼是一个证据生成、收集、移送、运用的过程,立法者基于一定正当理由对作为裁判依据的证据信息进行了限制。刑事证据规则本质上是一种证据信息的约束机制,通过这一机制促进准确事实认定与保障其他价值的统一。刑事证据规则的约束作用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实现:一是审判证据规则,在审判阶段对证据提出、运用进行规范;二是审前证据规则,在审判前对证据信息的生成、收集、保管以及审前运用等进行规范;三是将审判前和审判作为一个整体,通过权利保障的方式实现对证据信息流动整个过程的规范。这三种作用方式根植于不同的诉讼理念,具有不同的运行方式。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缺乏统一的立法思路,需要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