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恩格斯文明学说何以可能一一基于索引分析和思想史源流的考察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5-04-21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唯物史观不仅包含生产方式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可能还包含文明学说。这是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述中有大量关于文明的命题及文本,显露了一种超越资本文明的文明新形态。他们的文明学说有清晰的思考脉络和形成过程、相对独立的范畴和独特的思想解释力。采用词频和索引分析等文献研究方法,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多语种著述中梳理他们的文明观,发现他们沿袭了傅立叶、泰勒、拉伯克和摩尔根的探索,用文明与野蛮的辩证法来探究蒙昧—野蛮—阶级性文明—整体性文明的社会进步规律,论证了“资本即文明”“文明暴行”“文明作为提高社会质量的实践”“文明具有整体性”等重大命题。这表明,唯物史观可能是其生产方式理论、剩余价值理论与文明理论的统一。这种理解可以更好地协调社会发展的“三阶段说”(文明论)和“五阶段说”(制度论)的差异,破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理论上脱节的难题,有助于解决马克思主义中修正主义与激进革命派之间的对立问题,有助于解释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经济发达或制度优越并不等于文明进步。文明在进步,野蛮也在同步演进,即打着现代化、全球化、数智化等文明旗号的野蛮(资本或霸权)在全世界制造“科技霸权”,退回到技术封建制甚至技术奴隶制。对当代资本主义“文明”野蛮化的批判任重道远,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不可替代的思想价值。在此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学说值得被重新审视。

  • 詹姆斯·麦克弗森《莪相集》对高地英雄传统的辩护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21 合作期刊: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摘要:18世纪以前,在苏格兰南部以及苏格兰以外的地区,苏格兰高地人被当作“野蛮人”,是“落后、无知、恶习”的代名词。詹姆斯·麦克弗森一反这种叙事话语,在《莪相集》里呈现了苏格兰高地“高贵的野蛮人”形象,让人们看到凯尔特英雄的浪漫主义气质与欧洲大陆的浪漫主义英雄气质一脉相承。他意在定义这种气质的苏格兰起源,界定其特征,即高贵、善良、宽厚、忧郁,以此呈现并重构苏格兰文学的英雄传统,展现苏格兰英雄的崇高性,继而揭示其民族性和世界性,让世界听到苏格兰的声音,看到苏格兰文学和文化的魅力,尤其是其英雄传统的魅力。

  • 从官僚批判到激进民主:克洛德·莱福特的后马克思主义取径

    分类: 哲学 发布时间: 2024-09-30 合作期刊: 《哲学家》

    摘要:克洛德·莱福特是当代法国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家之一。他从在梅洛· 庞蒂的影响下开始参与政治活动,经过对托派的认同和批判,走向与卡斯托里亚迪斯在《社会主义或野蛮》的合作,对苏联社会性质作出独到的分析,后又聚焦于对极权主义的思考,并由此对马克思哲学作出发展与批评,最终走向以激进民主为特点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想。莱福特致力于通过开放地阅读马克思,保留马克思的批判性,以至将对极权主义的批判这一传统上被视为“右翼”的理论阵地也嫁接到马克思的批判向度上,开启了批判极权主义的左翼视野,这是他值得注意的理论贡献之一。对马克思的“不确定性”阅读和对“极权主义”的翻转,构成了莱福特理解民主的独特取径,这是他的另一理论遗产。总体而言,莱福特是在质疑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的进程中,接受马克思的思想影响的,这就使我们格外需要加以辨别,哪些是莱福特对马克思的误读,因而不可为我们所取,而哪些是对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或“后马克思主义”有启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