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0-21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在人类过往的政治实践中,“革命的悖论”与历史周期率犹如无形之手作用其中,无数政治集团未能逃脱从建政到执政再到丢失政权的命运.与一般政党将执掌政权作为自己最主要的政治目标不同,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并非“一次革命论”者,不止步于夺取政权的政治革命胜利,还有更宏伟的社会革命理想以及始终贯穿其中的党的自我革命.基于“革命之后还有革命”的社会革命使命和党自身的革命性锻造,中国共产党努力实现对过往一切政治组织的超越和自我超越,跳出“革命的悖论”和历史周期率成为一种理论和现实的必然.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法国大革命曾于思想文化层面深刻影响辛亥革命。回到历史现场,法国这一事件在中国并非从一开始就呈现革命面貌,19世纪前半期它是法国历代君王统治轮替间的普通民变,19世纪后半期则被附着具有变革政体的民主意涵。1899年后它逐渐展现出作为革命事件的意象,并被认定是求权而非诛暴的新型革命。1906 年康有为刊发《法国革命史论》,以汤武革命为母题将其重塑,强调它只是发生在法国的汤武故事,属于中国古代革命的诛暴而非求权范畴。在法国大革命是诛暴还是求权革命的争论背后,是革命合法性观念于清末最后十年左右的转型:诛暴不再是革命师出有名的必备前提,求权也是发动正当革命的充分条件。在传统政治文化中作为美好政治意象的贤君和仁政,无法再真正有效消弭革命声音,清廷失去了原先可收摄人心的护身符。这种革命合法性观念的变动,是理解辛亥革命何以发生的重要维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2-03
摘要:勇于自我革命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永葆先进性、纯洁性而“刀刃向内”的精神品格,是中国共产党批判性革命性思维及相应历史实践的体现。百年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和“批判性”指导下不断进行自我批判、自我革命,不仅在思维而且在实践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历史过程。新的百年征程,只有坚持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才能推进党的自身发展,锻造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4-17 合作期刊: 《三晋基层治理》
摘要:协同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从科学内涵看,党的自我革命具有“为何、何时、何为、如何”四个维度;按历史的脉络和线索划分,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创造了伟大成就,实现了社会的深刻变革。从辩证关系看,社会革命促进党的自我革命,表现为社会革命不仅催生政党运动而且为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任务、指明方向、构成外在驱动力;而党的自我革命又是社会革命的强大动力,在历史转折时期更多表现为引领作用,在历史稳定期更多表现为推动作用。“两大革命”的辩证关系启示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要深刻把握自我革命的独特规律,协同推进“两大革命”的进程,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12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革命文物是重要的革命精神物质载体,也是传承红色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 资源。革命文物档案工作作为革命文物工作、革命纪念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革命文 物保护利用、传承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革命纪念馆视角出发,开展革命文物档案理论 研究,对革命文物档案的内涵进行界定,概括革命文物档案的特点,探究革命文物档案的主要内容 及其对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价值,旨在提升革命文物档案开发与利用水平,为革命纪念馆发挥自 身资源优势传承好红色精神、做好爱国主义教育服务。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5-07 合作期刊: 《红旗文稿》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明确提出推进自我革命“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其中之一是“以锻造坚强组织、建设过硬队伍为重要着力点”。充分彰显了我们党打造严密组织体系、统筹推进各层级各领域党组织建设的政治自觉,体现了我们党“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本色,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的政治担当。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晚清时期,以《女子世界》《中国女报》等具有革命色彩的女报为主阵地,涌现了一个数以百计的“英雌”诗人群,陈撷芬、杜清持、吕碧城、吕逸初、张昭汉、秋瑾、徐自华、燕斌和唐群英等是其中的俊依者。众多男性革命文士与群星闪烁的“英雌”诗人一道,高张“女界革命军”之帜,描绘“女国民”榜样和“女中华”愿景,奏响了“女权革命”和民族民主革命的主旋律。晚清革命女报诗歌,以迥异于中国传统女性诗歌的思想面貌、精神气度、激越音调与卓牵风姿,在新诗坛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力策应了蓬勃发展的革命诗潮。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学习与实践》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根源于深刻认识和把握其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自觉。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革命始终与社会历史发展保持主体价值的同质性、目标方向的同向性、实践道路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高扬历史主动精神,以历史自觉性涵养主体自觉、以历史主动性催生主动精神、以历史创造性淬炼斗争意志,为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提供了使命担当的精神伟力。新征程上,要坚持理论创新、坚定政治立场、勇担使命任务,健全完善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制度规范体系,努力实现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党的自我革命的互动格局。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甘肃社会科学》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炼“建党精神”、系统阐释“自我革命”概念、复原和再构“社会革命”话语,并将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纳入社会革命话语体系。伟大建党精神和“两个伟大革命”百年相从、同向同行,分别构成党奋斗的精神主线与实践主线。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两个伟大革命”的话语理据、历史理据、实践理据和价值理据,揭示了伟大建党精神和“两个伟大革命”的关系,以及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两个伟大革命”的运行机理。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既为新时代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提供信念支撑、目标引领、坚强意志和原则立场,又是继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4-12-16 合作期刊: 《课程·教材·教法》
摘要:《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和《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落实革命传统教育的基本遵循。但在教材修订和教学实践等环节中,要处理好几个基本问题:如何体现本课程革命传统教育的特色;选择适合小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素材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设计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有哪些基本路径;怎样结合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落实本课程革命传统教育。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在本课程革命传统教育中实现文件语言、课程语言、教材语言和教学语言之间的有效转换,才能把这一教育主题讲深讲透讲活。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2-13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坚持自我革命,又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新时代集中体现为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就理论逻辑而言,坚持唯物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是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就历史逻辑而言,以党的自我革命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条件、奠定基础、拓展内涵和擘画新蓝图;就实践逻辑而言,以党的自我革命锻造坚强领导核心、注入不竭动力、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构成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路;就价值逻辑而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担当,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3-25
摘要:作为红色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革命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革命精神,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传承红色基因的关键媒介。明确革命文物的定义与范畴,是探究其价值的前提。革命文物以实物形态蕴含并展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而革命精神的话语构建又赋予革命文物以厚重内涵与深刻意义,两者相互激荡、同驱同载,共同揭示了革命文物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关键作用。因此,革命文物在构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过程中,必然表征出深化精神理解、拓展精神疆域及铸牢国民精神基石等多维价值。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2-11
摘要:中国共产党通过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构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命题,这彰显了党的高度统筹的政治优势与自我革命品质的鲜明特色。在社会革命与党的自我革命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其中社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而党的自我革命则是引领社会革命走向成功的唯一正确途径。社会革命与党的自我革命的统一,构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自觉。党的自我革命在引领社会革命的核心要义在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价值取向,并将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指向包括以政治为导向,始终坚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理论为基础,坚持守正创新相统一的时代要求;以制度为保障,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2-03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农民革命问题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立足于中国国情,通过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同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在革命对象、革命同盟、革命主力、农民土地等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为什么“中国革命的实质就是农民革命、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中心就是土地问题”等进行了科学剖析,从而提出了独有的农民革命思想。农民革命思想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得出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和革命理论的突破和创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开端。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2-03
摘要:中国共产党通过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构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命题,这彰显了党的高度统筹的政治优势与自我革命品质的鲜明特色。在社会革命与党的自我革命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其中社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而党的自我革命则是引领社会革命走向成功的唯一正确途径。社会革命与党的自我革命的统一,构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自觉。党的自我革命在引领社会革命的核心要义在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价值取向,并将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指向包括以政治为导向,始终坚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理论为基础,坚持守正创新相统一的时代要求;以制度为保障,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25 合作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摘要:进入工业社会以来, 人类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各有四次。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形成新质生产力, 使生产方式有一个质的飞跃。 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催生新产业、 新模式、 新动能, 使工业的形态、 组织方式、 规模发生质的改变。 世界工业现代化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科技创新是推动工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质量提升是工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产业升级是工业现代化的核心内涵, 工业现代化的演进趋势呈现出非线性。中国式工业现代化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显著的不同特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中国的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有着明显的差异, 这是由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所决定的。 中国的工业化是世界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受到世界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 也深刻影响着世界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正在酝酿的今天,中国式工业现代化要真正实现, 就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建立个性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 构建完整、高效、 科学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08-15
摘要: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蕴含着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内在逻辑。全面深化改革为党的自我革命注入强大力量,党的自我革命引领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从政治逻辑看,党的领导体制和自我革命制度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完善;从理论逻辑看,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两者互为前提,相互支撑,互促共赢;从价值逻辑看,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统一于党的初心使命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实践逻辑看,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深化改革以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强大动力推进强国建设和伟大复兴。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08-09 合作期刊: 《理论探讨》
摘要: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制度建设的高度一体化统筹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重大举措的内在要求。要在明确这一体系整体定位的基础上分析其内容要领、场域布局与效力层级,以系统呈现其结构逻辑的现实样态。依循党的革命性与人民性的一致关系,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深蕴人民本位、主体理性、党性锻造与政治发展价值,进一步促进了人民至上与政党追求相互统一、革命特质与执政地位交融相通、内在自律与外在他律紧密结合、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进阶转化。基于制度构建与执行的视角,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有必要以立足实际、优化理路、贯彻法治与引领共识为实践要求,切实观照执行过程的差异化境况,调适协同各项内容构成,巩固体系运转的纪法保障,凝聚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从而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探索新路。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1-10
摘要: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思想、党的百年自我革命奋斗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实事求是地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分别从正视问题、批评和自我批评、严于律己、人民监督四个方面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实践探索和要求,并原创性地提出党的自我革命实践路径、制度和方法。这些深度思考与艰辛探索,为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进一步大力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思想资源和启示意义。
分类: 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浙江学刊》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对当时的英国产生巨大影响,不仅促进了激进主义的发展,更导致英国政治进入一段长时间的保守时期。在国内外局势的影响下,从1789年到1815年,英国报刊对于法国大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两次转变,由开始的欢迎到后来的反对,再到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转变。在两次态度转变的过程中,一方面,报刊作为舆论宣传的工具,直接影响国内舆论对于法国大革命的态度;另一方面,报刊作为舆论的风向标,更体现了英国对于法国大革命态度转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