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粮改饲”政策是优化农业结构、助推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摘改革的着力点之一。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测度农户的风险偏好,依据农牧交错带1479个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采用两阶段回归模型,系统剖析风险偏好对农户“粮改饲”参与行为的作用与差异化影响。研究发现:(1)风险偏好显著促进了农户的“粮改饲”参与行为,农户风险偏好程度越高,参与“粮改饲”的可能性和规模越大:(2)风险偏好通过促进农户参与信贷而影响其“粮改饲”参与行为:(3)风险偏好对农户“粮改饲”参与行为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风险感知情境依赖特征。据此,从重视全株青贮玉米技术培训、构建全株青贮玉米种植保险体系,增加信贷支持、加强全株青贮玉米种植风险信息宣传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9 合作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管理者能力能有效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而会计稳健性作为信息质量的重要方面,是否也受到管理者能力的影响?文章采用我国2007一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管理者能力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能够提高会计稳健性水平,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Heckman两阶段法和工具变量法控制相关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分组检验发现,在股权激励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媒体关注度高和环境不确定性强的情境下,管理者能力对会计稳健性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非国有企业,管理者能力与会计稳健性的正相关关系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文章有助于突破高管异质性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认知局限,强调高管团队整体能力对于构建高质量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重要性。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2-13 合作期刊: 《统计与信息论坛》
摘要:提高数字素养能够帮助农户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为农户农业创业提供新的机会和路径。基于2019年和2022年中国东北三省(黑龙江、辽宁与吉林)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工具变量 Heckman 模型纠正内生性问题导致的估计偏误,实证检验数字素养对农户农业创业决策和创业绩效的影响,且将数字素养影响农户农业创业的机制分为信贷约束机制、信息约束机制与风险偏好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素养对农户农业创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提高农户数字素养能够促进农户参与农业创业和改善农业创业绩效。内在机制表明,数字素养可以通过缓解农户信贷约束和信息约束,促进农户农业创业与提高农户农业创业绩效。与此同时,数字素养可以通过提高农户风险偏好促进农户参与农业创业,但在数字素养影响农户农业创业绩效的过程中风险偏好的作用不显著。因此,从提高农户数字素养、完善农村数字信息平台建设与缓解农户信息约束,以及构建新型数字信用体系缓解农户农业创业信贷约束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1-25
摘要:不确定性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是普遍存在的,农户在对不确定性事件进行主观判断的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偏好和模糊态度会影响其技术采纳行为。本文以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例,基于山东省潍坊市果蔬种植户的调研数据,首先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对农户风险偏好和模糊态度进行测度,然后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风险偏好、模糊态度与农户技术采纳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基于多主体的仿真对农户行为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农户表现出“风险厌恶”和“模糊厌恶”特质,农户相对于结果发生概率不清晰的事件,更倾向于选择结果发生概率清晰的事件;风险偏好和模糊态度对农户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机制检验结果显示,风险感知在风险偏好、模糊态度对农户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纳行为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综上所述,本文重点强调信息在农户技术采纳中的重要性,可以通过降低农业信息的模糊性、充分利用农户风险偏好、模糊偏好的心理、强化农户的风险感知等方式提高农户技术采纳的参与度,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农户不确定性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摘要:金融强监管通过营造公正高效的投资环境和培育成熟理性的投资主体,促进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并防范系统性风险。基于这一政策理念,本文以资管新规为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金融强监管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实施后,股票错误定价得到有效抑制,强监管显著提高了市场的定价效率。机制检验表明,金融强监管可以抑制高风险资产的“羊群效应”并约束高杠杆投机行为。异质性分析发现,强监管改善定价的效果在高风险偏好地区及严重信息不对称的样本中更为显著。面对金融强监管,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提高分红水平和增加实体投资进行市值管理。在经济后果方面,本文发现强监管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投资效率,实现股价对投资决策的正向反馈。本文不仅为探讨强监管与市场效率关系提供了新视角,还为公司市值管理以及资本市场赋能实体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3-06 合作期刊: 《城市学刊》
摘要: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微观视角探讨数字金融能力对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多样性和配置比重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力能够显著提高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的配置多样性和配置比重。就提高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多样性而言,数字金融能力的作用在城镇居民、东部地区家庭、较高教育水平和较高财富水平的家庭中更加显著;就提高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比重而言,数字金融能力的作用在农民、中西部地区家庭、较低教育水平和较低财富水平的家庭中更加显著。数字金融能力能够通过提升家庭风险偏好以及促进家庭保险配置等路径优化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因此,应注重提升居民数字金融能力水平,普及数字技能和金融知识,加大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缩小“知识鸿沟”“数字鸿沟”,促进家庭参与金融市场。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14 合作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在推出的同一期股权激励计划中同时包含两种以上股权激励模式。以2006-2020 年实施股权激励模式组合计划的沪深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管理层风险偏好异质性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组合选择行为的影响,并探究股权结构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管理层风险偏好异质性越大,公司越有可能选择股权激励模式组合,以匹配管理层异质性的风险偏好,从而实现管理层风险承担总水平最优;股权结构对管理层风险偏好异质性与股权激励模式组合选择之间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国有控股和股权集中度增大能够弱化管理层风险偏好异质性对股权激励模式组合选择的正向影响;股权激励模式组合能够匹配管理层风险偏好异质性,使得管理层风险承担总水平实现最优,进而提升公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