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4-03
摘要:二〇〇八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最新表现形式,其根源依然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私有化之间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根本矛盾。基于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宏观经济和中国乡村建设等背景,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的起因及其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课题提出和中国政府的经验举措,探讨乡村建设承载外部经济危机输入的逻辑演化。面对世界金融资本异常扩张和金融危机频繁化的趋势,中国进入内外部诸多不确定因素和难以预测因素增多的时期,应高度重视乡村产业创新升级、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乡村生态资源变现等途径,积极应对输入型金融危机的侵害,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3-26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清晰地阐释。二OO八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最新表现形式,其根源依然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私有化之间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根本矛盾。基于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宏观经济和中国乡村建设等背景,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的起因及其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课题提出和中国政府的经验举措,探讨乡村建设承载外部经济危机输入的逻辑演化。面对世界金融资本异常扩张和金融危机频繁化的趋势,中国进入内外部诸多不确定因素和难以预测因素增多的时期,应高度重视乡村产业创新升级、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乡村生态资源变现等途径,积极应对输入型金融危机的侵害,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0-21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术界对此问题的关注更需要在系统整理基层党建工作地方性实践的基础上,注重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的拓展。在全面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既要注意在实践维度对基层党建的问题总结和经验凝练,从党建引领的视角贯穿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又要在“三农”问题的发展脉络下进行理论思考,为哲学与社会科学的本体化提供经验反思和理论支撑。
分类: 其他 >> 其他 发布时间: 2024-12-18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既是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创新,又是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是乡村振兴的短板弱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农村生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思想,深刻回答了乡村何以生态振兴、如何生态振兴等重大理论问题,形成了习近平乡村生态振兴重要论述。本文从生成逻辑、理论内涵和实践面向三个维度对这一重要论述进行系统解读,揭示其在理论、历史和实践维度的生成逻辑,从价值支撑、道路选择、推进原则和根本立场四个层面厘清其理论内涵,并深刻阐释其面向空间价值、生态系统和农民福祉的实践要求。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23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习近平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农业农村现代化科学内涵论、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地位论、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目标论、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大任务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论 、“四化同步”发展论、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论。蕴含清晰的内在逻辑,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定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维指向,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选择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基本依据,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方向指引,中国基本国情农情是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基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富有深刻的价值意蕴,为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根本指引,为全面振兴乡村提供了重要方略,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实践指导,为世界农业发展提供了思想启迪。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7-29 合作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习近平大农业观是新时代党领导农业强国建设取得的原创性理论成果。从生成逻辑上看,习近平大农业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大农业的理论原则,借鉴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调整农业生产关系的历史经验,并最终在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锤炼成熟。从核心要义上看,习近平大农业观回答了关于农业强国建设的原则、立场、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蕴藏着对新发展阶段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思考。从价值意蕴上看,习近平大农业观的成功实践,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加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为世界粮农发展与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08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2023年初,“庭院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旨在浇筑脱贫攻坚硕果保卫战的坚实基础,打造乡村振兴共富冲锋号的强劲引擎。随着战略推进,各地庭院经济进展差异化明显,本文尊重地方实际,以“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等趋势导向为落脚点,通过对庭院经济的显要性分析与现状考察,针对关键问题交流研讨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意在以青春之力助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1-21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抓手和根本保证。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中国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三农”工作的艰辛探索,是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创新发展的现实诉求,具有严密的理论逻辑、深厚的历史逻辑和鲜活的实践逻辑。从历史演进历程来探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的发展脉络来解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中国现代化版图中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厘清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的机理机制。探析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处的历史方位,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而全方位破解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现实境遇。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巩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基石;以农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夯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以农业数字化发展为引擎,激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以农村绿色发展为底色,筑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态屏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加速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农业高新技术研发与推广,着力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以此全面支撑乡村振兴,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强国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