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们今天讨论的新,不是一般讲的推陈出新,也不是泛泛而谈的与时俱进。我想大概是意识到中国积累 40 年经验,已经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我们深知除了政治、经济、文化用功以外,必须要树立一个明确的本土化的自觉意识,对现存的知识结构和话语体系要进行批判性的清理和创造性的转化,来服务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适应中国学术自主发展的一个时代需要。
[V1] | 2024-04-18 10:32:32 | PSSXiv:202404.00131V1 | 下载全文 |
1. 百年工运与工会发展及天津特色街镇工会创新建设研究 | 2025-04-26 |
2. 中国一东盟国际警务合作的优化路径研究 | 2025-04-25 |
3. 进攻性人工智能的道德考量与全球治理 | 2025-04-26 |
4. 澜湄区域反腐败合作经验与成就 | 2025-04-25 |
5. 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美英智库对中欧班列的形象建构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