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意义 结合五年来图情档领域的学术热点,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脉络进行梳理。 方法/过程 回顾了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传统的数据-信息-知识-智慧(DIKW)经典模型,并从职业实践角度发展了相应的技术/运营-分析-战略-文化(TASC)模型,进而在匹配上述两个模型的基础上,梳理了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脉络。 结果/结论 信息资源管理以克劳德·埃尔伍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关于信息的量化、度量、编码、传输和处理等为起点,以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的“世界3”理论、贝特拉姆·克劳德·布鲁克斯(Bertram Claude Brookes)的“知识地图”、杰西·谢拉(Jesse Shera)的“社会认识论”为“中介”,以布伦达·德尔文(Brenda Dervin)的“意义建构”(Sense-making)学说为承继,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理论脉络主线。
[V1] | 2024-06-04 17:37:26 | PSSXiv:202406.00124V1 | 下载全文 |
1. 农村基层情感治理视阀下村级档案管理的逻辑、困境与策略 | 2025-04-24 |
2. 信息哲学研究的四条进路 | 2025-04-24 |
3. 后摩尔时代半导体技术的演进路径与颠覆性技术预测 | 2025-04-24 |
4. 我国数据产权相关政策文本分析:演化脉络、主体协同与结构特征 | 2025-04-24 |
5. 智能体赋能科研知识服务的路径解析 | 2025-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