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约翰·凯奇宣称“声音就是各种可能性的事件”。他的观点 引发听者对音乐媒介认知模式的思维逆转: 从乐音与噪音两者之间分 立对抗的二元关系转变为彼此和解融合的共同体。本文以《4分33秒》 为例,聚焦凯奇提出的“声音”概念和“时间”观念,阐明当代音乐 审美语境下的声音媒介、时间观念、聆听方式、音乐文化内涵等诸方 面的内在关系。从乐音序列到音乐事件的艺术观念转型是理解凯奇音 乐作品乃至当代音乐审美文化之关键所在。
[V1] | 2024-07-18 21:00:43 | PSSXiv:202407.00578V1 | 下载全文 |
1. 艺术与审美的离合及本体重构 ——兼论艺术泛化时代的定义可能 | 2025-04-25 |
2. 重识《柳碟缘》:中国早期无声电影《青花瓷盘的传说》考辨 | 2025-04-22 |
3. 段建珺剪纸艺术传承的美学意义——《段建珺剪纸》浅谈 | 2025-04-22 |
4. 音乐美学理解的可能性 | 2025-04-22 |
5. 广西民族特色歌曲融入高校钢琴伴奏教学的课程思政思考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