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其技术的底层性和通用性重塑意识形态实践的要素和结构,其专业化和小规模化后将成为广泛销售并使用的智能代理,将造就意识形态生产、传播、教育和动员新形态。由于专业权威弱化、算法复现数据性质谱系以及私有化的产权和应用造成了权威性与民主性、政治性与技术性、公共性与私有性矛盾,智能代理将在实践主体、模型构建和社会应用方面引起多重影响国家安全的意识形态风险。为治理风险,应立足未来提出预前策略,抛开为技术引发问题打补丁的思路。必须确立党管智能代理原则,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权威性;构建可内嵌意识形态知识图谱,提升意识形态数据规范性;导入意识形态管理智能代理,实现社会应用全程风险处置。
[V1] | 2024-08-09 09:12:05 | PSSXiv:202408.00925V1 | 下载全文 |
1. 信息哲学研究的四条进路 | 2025-04-24 |
2. 艺术与审美的离合及本体重构 ——兼论艺术泛化时代的定义可能 | 2025-04-25 |
3. 绝对自然与适度生存 | 2025-04-22 |
4. 如何理解现代个体的人权——再思哈贝马斯的双重批判与主体间性重构 | 2025-04-22 |
5. “无用共通体”:南希对共同体的“政治式回撤”及其理论效应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