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意义]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迁。随着图书文献由实体形态向数字化形态的转型,图书馆统计评价工作也不断得以演进。基于这一背景,本文旨在循着文献资料发展的先后顺序,文献、信息、数据3 个层次相对应阶段的图书馆统计评价体系加以解析。[方法/ 过程]本文采用文献调查与理论回顾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针对信息资源序化整理的历史进程,本研究采用了理论回顾的方法,系统性地梳理了基于文献、信息和数3 个层次序化整理时期,图书馆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本质、特征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同时,对3 个时期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结果/ 结论]研究发现,在文献层次的序化整理阶段,图书馆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的研究集中在藏书流通方面,指标涉及图书利用效率、馆藏发展质量、读者参与度等方面。在信息层次的序化整理阶段,图书馆统计评价指标相关研究集中在服务质量评价方面,这一时期的指标转向了数字化资源的使用情况及服务响应时间等指标。在数据层次的序化整理阶段,图书馆统计评价指标相关研究集中到了科研数据管理方面,指标涉及数据价值评估等方面。本文对智能时代图书馆统计与评价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启示价值。
[V1] | 2024-09-14 09:56:54 | PSSXiv:202409.00856V1 | 下载全文 |
1. 农村基层情感治理视阀下村级档案管理的逻辑、困境与策略 | 2025-04-24 |
2. 信息哲学研究的四条进路 | 2025-04-24 |
3. 后摩尔时代半导体技术的演进路径与颠覆性技术预测 | 2025-04-24 |
4. 我国数据产权相关政策文本分析:演化脉络、主体协同与结构特征 | 2025-04-24 |
5. 智能体赋能科研知识服务的路径解析 | 2025-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