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论文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观为视角,论证了资本主导的情绪价值同时具有“劳动力商品”和“商品”的属性。并基于资本规律,对情绪价值作为“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的特殊性进行总结。同时,对于情绪价值在资本裹挟下对个人情感、对情绪价值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剥削和异化进行梳理,并指出情绪价值商品化的泛滥必然导致社会情感空心化、表演化和逐利化,甚至出现“情感拜物教”,并通过对情绪价值的辩证对待提出应摒弃以资本为主导的情绪价值,让国家以正确的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引领正当的情绪价值生产。该论文突出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观与情绪价值之间的关系,并以资本主导的视角深入分析了情绪价值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同时,论文提出了应当适度消费情绪价值,以满足人类精神需求,并强调国家在引领正确情绪价值生产方面的作用。这一研究对于加深对情绪价值的理解、探索情绪价值的合理利用以及构建健康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V1] | 2024-09-23 09:02:13 | PSSXiv:202409.01532V1 | 下载全文 |
1. 低碳转型背景下煤炭期货价格与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动态相依性及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 2025-04-25 |
2. 功利主义视角下西方福利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流变 | 2025-04-25 |
3.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历史方位、内在要求与总体框架 | 2025-04-23 |
4. 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 2025-04-23 |
5. 中国减污降碳协同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025-0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