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苏轼去世后有大量尺牍、题跋、杂记、诗词等处于散存状态。又值崇宁以来禁毁元祐学术,苏轼文字首当其冲,苏氏后人也遭打压,不具搜集条件;公开以苏轼出子自居且深得徽宗宠信的梁师成承担了此任。其相关收藏为苏轼故交之后蒋璨所熟悉,当在靖康乱起前转移或抄存至南方。加之自家的长期积累,蒋氏关于苏轼的资料非常丰富,并于1140年代中后期在苏轼之孙苏籍等人协助下编成《东坡外集》。该书诗词文兼备,篇目宏富,且尽量分类编年,是《东坡七集》的最重要补编,苏轼全集因而得以真正形成。两人对苏轼散存文字的及时抢救、保存、编辑意义重大,对后来苏学的长期繁荣准备了基础,应得到承认和重视。
[V1] | 2024-09-25 13:13:32 | PSSXiv:202409.02086V1 | 下载全文 |
1. 马克思主义生态批评理论建构 | 2025-04-25 |
2. “红色文学”维吾尔文翻译与出版机制的三重赠变与共同体形塑研究(1949-2000) | 2025-04-25 |
3. 林森海洋文学创作的诗学反思 | 2025-04-25 |
4. 民国新文学史家笔下的桐城古文 | 2025-04-25 |
5. 小说著译互动与现代小说发生——试论小说家译者的主导性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