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黄河流域9省(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和Critic法组合赋权和修正后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黄河流域2013年—2022年“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水平,并运用标准差椭圆和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揭示黄河流域“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再进一步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黄河流域各省(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水平除个别年份出现下降外,在考察期内总体处于上升趋势。黄河流域“两个文明”的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重心在考察期内由陕西省境内转移至甘肃省境内,偏移方向为“先西南再东北”,空间分布范围呈现缓慢收缩至扩张趋势,方位角呈顺时针旋转趋势。“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俱乐部趋同”现象,但整体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健性,耦合协调水平向更高水平转移的路径并非完全闭合,地区间的差异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且协调发展水平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力度、RD投入力度、产业结构合理程度和进出口贸易水平是主要驱动因子,双因子之间交互作用均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
[V1] | 2024-09-26 23:51:59 | PSSXiv:202409.02200V1 | 下载全文 |
1. 复合空间视域下韧性城市全景数据画像研究 | 2025-04-15 |
2. 20世纪上半叶华金栋对藏南的地理调查及其影响 | 2025-04-15 |
3. 铜盐经济与清代川滇黔边“内部边疆”的消失 | 2025-04-08 |
4. “流动性和可持续交通”专刊序言 | 2025-04-07 |
5. 居民活动空间重塑视角下地铁与住宅价格的非线性关联 | 2025-04-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