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讨论了汉语音韵学领域中一些尚未达成共识的课题,如一、二、三、四等的本质和表现,上古音声母的类型及相互关系,古音谐声的本质和规律(最为突出的是来母与其他声母的谐声),以及汉语上古音系统向中古音系统演变的原因和规律,并提出了一系列突破现有音韵学理论的新思维,以求更好地理解汉语上古音中以及上古音向中古音并进而向近现代音发展中尚未得到充分解释的音韵现象,推动汉语历史音韵学的理论发展,并对音韵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如上古汉语是否存在过复辅音的问题提出新思路。
[V4] | 2025-01-02 18:40:18 | PSSXiv:202410.01303v4 查看此版本 | 下载全文 |
[V3] | 2024-12-16 11:26:11 | PSSXiv:202410.01303v3 查看此版本 | 下载全文 |
[V2] | 2024-10-23 08:20:23 | PSSXiv:202410.01303V2 | 下载全文 |
[V1] | 2024-10-15 12:06:21 | PSSXiv:202410.01303v1 查看此版本 | 下载全文 |
1. 马克思主义生态批评理论建构 | 2025-04-25 |
2. “红色文学”维吾尔文翻译与出版机制的三重赠变与共同体形塑研究(1949-2000) | 2025-04-25 |
3. 林森海洋文学创作的诗学反思 | 2025-04-25 |
4. 民国新文学史家笔下的桐城古文 | 2025-04-25 |
5. 小说著译互动与现代小说发生——试论小说家译者的主导性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