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导师制最早出现在高等教育领域,并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典型模式。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倡导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理念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将导师制引入基础教育,成为加强学生发展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应对新时代学生身心健康问题多发的一种育人尝试。自2020年来,上海试点推行“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人人有导师”的中小学全员导师制,依托全体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和开展家校沟通,适时为学生提供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等全方位指导,形成基础教育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和育人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创新,践行全体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对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V1] | 2024-10-15 17:25:32 | PSSXiv:202410.01324V1 | 下载全文 |
1. 教育智慧:AI时代教师的核心素养 | 2025-04-26 |
2. 大学生数字劳动素养培育路径探析 | 2025-04-26 |
3. 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困境与行动逻辑 | 2025-04-26 |
4.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 2025-04-26 |
5. 乡村振兴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以天津市津南区为例 | 2025-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