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详情

互联网使用与相对贫困缓解:作用机制与实证检验

摘要: 相对贫困的有效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关键,互联网使用能够提升农户收入增加的能力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能力,缓解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是相对贫困治理的重要路径。文章基于青藏高原农牧区1 104份微观调查数据,采用A-F双界线法、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法,研究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互联网使用能显著缓解西藏农户相对贫困,使用互联网农户比未使用互联网农户的相对贫困程度和相对贫困概率均明显下降,且老一代农户使用互联网的相对贫困程度下降更显著,有信仰、半农半牧区和牧区农户使用互联网的相对贫困概率降低更明显。(2)互联网使用通过促进非农就业减缓物质贫困而间接缓解农户相对贫困。(3)互联网使用通过提升奋斗幸福感减缓精神贫困而间接缓解农户相对贫困。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偏远农村地区信息通信设施,提高农户数字素养,缩小数字鸿沟;畅通互联网信息发布与传播,促进就业信息获取和非农转移,缓解物质贫困;积极宣传勤劳致富典型事例,引导农户塑造劳动幸福思想和共建意识,缓解精神贫困;发挥数字经济赋能和减贫作用,缓解农户相对贫困,促进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版本历史

[V1] 2024-10-17 17:31:26 PSSXiv:202410.01628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在线阅读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265
  •  下载量91
  • 评论量 0
评论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