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当前积极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需求,以文化空间理论为视角,以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为个案展开田野调查,从历史文化空间、经济地理空间和文化价值空间三个方面阐述个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逻辑与实践。历史文化空间的存续与复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生活场域,经济地理空间的转型与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了物质基础,文化价值空间的传承与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了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空间正是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活态空间”。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个案形式对其空间逻辑与实践进行学术思考,研究范式上较具创新意义,可为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供西南边疆样本。
[V1] | 2024-11-08 14:07:37 | PSSXiv:202411.00545V1 | 下载全文 |
1. 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建设的历史考察 | 2025-04-24 |
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建设意蕴 | 2025-04-24 |
3. 用优质网络文化产品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2025-04-22 |
4. 乡愁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支撑、实现困境、实施路径 | 2025-04-22 |
5.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渊源、价值指向与实践进路 | 2025-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