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内外粮食市场整合是新时期高水平开放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2002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周度时间序列数据,基于非线性门阈模型识别粮食的国际贸易成本,并构建结构变动下的时变阈值模型,从价格调整和贸易成本两个方面,实证分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粮食市场政策干预对国内外市场整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外粮价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临时收储政策均显著降低了国内粮价向均衡调整的速度,提高了国内外粮食市场的贸易成本,导致国内外粮食市场趋于分割,在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与两种资源的过程中造成了效率损失;而玉米和大豆收储政策改革通过 “价补分离”、精准补贴的调整方式,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显著提高了国内外市场整合程度,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国内农业支持政策向国内外接轨转型,是高水平开放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应有之义.
[V1] | 2024-11-08 16:33:04 | PSSXiv:202411.00643V1 | 下载全文 |
1. 陕西紫阳毛尖数字化非遗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 | 2025-04-22 |
2. 游客感知视角下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测度、分析与优化 | 2025-04-23 |
3. 基于功能拓展的生鲜农产品供应商“互联网+”转型策略 | 2025-04-23 |
4. 后扶贫时代防返贫的机制构建与路径选择 | 2025-04-23 |
5. 城乡融合视域下的农户结构性分化:发展选择、现实障碍与纾解之道 | 2025-04-14 |